刘琨夫妻二人难得地说着夫妻之间的密语。
谈及刘群之时,崔氏向刘琨说道:“群儿,年纪也不小了!”
“该为其选定良人,延续后嗣了!”
“嗯,是我先前忙于政事,疏忽了!”
刘群现在已经过了加冠之年,年满二十,但还未有任何婚约。
要知道刘琨在刘群这个年纪,已于崔氏成婚数年了。
故崔氏对此非常着急,但苦于没有机会开口向刘琨提及。
现在有机会自是要跟刘琨商议,将刘群婚姻之事提上日程。
刘琨之前没为刘群选定良人,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刘琨忙于政事。
刘琨也曾留心过人选,但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
就说并州本地的士族吧。刘琨作为并州刺史,与并州士族联姻,既可解决刘群的婚事,还可进一步稳定自己在并州的统治。
不失为一件两全其美之事。
但并州连遭兵祸,本地士族纷纷南下避祸。
故像太原王氏这样的并州高门已不在三晋,只留下些旁系。
而中山刘氏门第虽不如太原王氏,好歹也是冀州大族,刘琨却也不会轻率地与旁支或是小士族结亲。
说完并州,再看看关东其它地方。
虽有与刘群门第差不多的士族,其要么远在江左,要么就是依附于王浚、刘聪这样与刘琨敌对势力,根本无法结亲。
举目望去,好像只有北边的代国拓跋家合适。
奈何其为胡虏,刘琨愿意与其结为兄弟,但不代表刘琨愿意与胡虏联姻。
这也是为什么刘琨宁愿送庶长子刘遵去代国为质,也不愿和其结两姓之好。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王浚一样,为了得到段氏鲜卑的助力,将自己女儿嫁给段务勿尘。
不过此番崔氏又一次提及刘群婚事,刘琨不得不重视起来。
夫妻二人夜谈完后,相拥而眠。
第二日一早,刘琨便令人唤刘群至其跟前。
“小子给父亲请安!”
刘琨摆了摆手,让其免礼。而后开口道:“昨日,汝提议东出冀州,孤思量之后,觉得可行!”
“今唤你前来,乃是向你垂问东出冀州的人选!”
“不论亲疏,唯才是举!”
刘群略加思虑后,回答道:“范阳卢谌,冀州人士,熟悉地理,文武兼备,可为主将!”
“太原温峤,能谋善断,亦知兵事,也可为主将!”
“噢?还有人选吗?!”
刘群停顿了一下,开口道:“那小子只能毛遂自荐了!”
“小子不敢言,胜温太真、卢子谅多少,但也不遑多让!”
“且群历经兵事,于军事而言,此之卢谌、温峤短处也,乃群之长处!”
“嗯,孤亦是属意汝!”
刘群听到刘琨要以自己为主将,激动地发问道:“父亲当真?!”
“怎能有假!”
“群必不负父亲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