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梁。
魏王增看着手中的竹简,怒从心起,直接将竹简摔在地上,记录信息的竹片散落在四处。
“魏安投降了?桂陵才抵挡了多久?秦军刚开始进攻就收不住吗?又失了一座城啊!!
蒙骜!!!你这老东西!怎么还不死!?”
与魏王增气急败坏不同的是,秦国百官都在夸赞蒙骜将军的英勇。
岁首之前,前线最新的消息传达到了秦国。
在秦国岁首之日的朝会中,嬴政当着百官的面,让宦官宣读了蒙骜的功绩。
“我大秦军队在蒙骜将军的带领下,短时间内,已攻取魏国北部十六座城,今年是朕即位第五年,今日之后,此处设为东郡,将为我大秦之地!!”
因为蒙骜在前线的英勇,秦国的百官都可以过个好年!
但有些人却过不好了,嬴政在位期间又是购粮赈灾,又是领土扩张的,长安君一派的势力坐不住了,成蟜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我大秦将军不少,我也曾向王翦,蒙骜将军学习,自认为不在他们之下,我亦能领兵出征,为秦国开疆拓土!!”
“臣弟有此心意朕深感欣慰,但秦国的兵马需要抵御外敌,为了秦国安全,朕不能将兵马交于你!”
“我何须大批兵马,我只需长安境内步卒,便足矣!”
这时立马有大臣跳出来为成蟜说话:“臣认为这也可行!长安君也是为了秦国考量,如若他真有这能力,我秦国可是多了一位青年将军!
而且这也不损害秦国利益,臣认为应该应允长安君出征!”
在这位大臣说完后,夏太后扫视了一眼,朝中的官员,很快又有不少支持成蟜出战的人出现。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出现,而第一个出来反对的竟是嫪毐。
他一年来捐赠粮食,镇压流民叛乱,功劳不小,以至于爵位又提升了,现在他已是左更,高出了秦启三个爵位。
嫪毐在走出座位时,环视了一圈坐着的朝臣,包括坐于前列的吕不韦,他站在大殿中开口道:
“臣不认为这是好事!臣反对长安君此行!
第一,长安君年岁尚且不高!就算他是才能过人,但还未满十七,这不合规矩!
第二,秦国出战可是关系到秦国颜面,如若他败北,损失的不止是长安的财物,还会让各国认为我秦军好对付!还可能对蒙骜将军的行动产生影响!”
嫪毐是一点都不带怂的,直直的看向成蟜,之后他又看向了夏太后说道:
“最后!这是属于计划之外的事情,就算长安君获胜,取得战果,对于秦国来说也不见得多有帮助,甚至有害!!
所以臣不赞同这件事!”
朝堂中的人,都是老狐狸,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很清楚夏太后,以及成蟜一直都不满嬴政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