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时辰,几女的牌技就已经超过了在后世并不经常玩的曹昂。
觉得跟曹昂玩没意思,几女索性又拉了一个曹操的姬妾过来,一直玩到晚宴即将开始,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
今日的晚宴,算是曹昂的送别宴。
州牧府已经传信过来,他的官职正式确定下来。
因军功迁别部司马,领蛇丘县令,统管蛇丘、刚县两地一切屯田事宜。
这也代表着曹昂为期半月的假日,即将结束。
因为曹昂明日一大早就要启程前往东平国赴任,所以今晚的宴会格外隆重。
包括曹家人以及丁夫人、曹昂生母刘夫人的族人在内的自家人,加上东武阳县的本地名士,将整个宴会大厅塞得满满当当。
曹昂抱着四岁的曹彰,不时地将摆在案几上的红豆水,盛到曹彰碗里。
红豆煮出来的水本就清甜,再加上蔗糖和蜂蜜,更是甘美,深得曹彰喜爱。
曹昂一边饮酒吃饭,一边与客人交谈,怡然自乐。
不过,场内众人却各怀心思。
比如丁夫人的从弟,就一直隐晦地夸赞其子熟读经书,希望能跟在曹昂身边做一书佐。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过曹昂并不反感。
若是角色互换,他也会这么做。
而且如此乱世,不依靠自己的亲族,还能依靠谁呢?
丁夫人从弟这种,虽有私心,总体却是好的。
可有些名士,比如出自东武阳杜氏的杜华,颇为亲近袁绍,费尽心思想帮袁家找回场子。
酒过三巡,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诗歌上。
杜华眼睛一亮。
曹操喜爱诗歌,对文学、书法、音乐都有很高的造诣,这点不是秘密。
可从来没听说,曹昂表现过类似的天赋。
“素闻曹公性情雅致,屡屡有名篇问世。”
杜华瞅准时机,突然对旁边一直倾听却并未参与其中的曹昂朗声说道:
“子脩作为曹公长子,想必定然继承了曹公的几分才气。值此良辰美景,不知子脩可有精妙诗作供我等品鉴?”
喧哗声瞬间降低,宴会忽然变得安静起来。
众人纷纷看向了面色平静、自顾自给曹彰盛饭的曹昂。
等曹彰埋头吃饭后,曹昂这才抬头微微一笑道:
“曹某天资愚钝,后来又一直从军,是个实打实的粗人,哪里有什么诗作。”
坦坦荡荡,毫不遮掩,率真的气度令人心折。
众人也不强求,正准备继续,杜华又跳了出来:
“我等酒兴正浓,子脩若是推辞,岂不是破坏氛围?”
这次曹昂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杜华。
犹如实质的目光,压得杜华喘不过气来。
正当他后悔不迭,想要出言转圜时,曹昂轻轻叹了口气:“精妙诗作的确没有,不过一想到明日又将远行,无法时时侍奉在母亲身边,却是有几句话堵在心中,不得不发。”
脑海中闪过丁夫人亲手缝制的大氅,曹昂也不在意众人诧异的目光,用略显低沉地声音缓缓吟诵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等他吟诵完,场下已然鸦雀无声。
杜华更是愣在当场,呐呐不知所言。
良久后,忽然有人猛地一拍手掌,连声赞叹:“此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情感真挚自然,越品越令人陶醉。不知可有名?”
“既是游子所作,就叫游子吟吧。”
......
夜阑人静时,云消雨歇。
“郎君你真厉害。”
公孙秀娘脸上带着还未消散的红晕,枕在曹昂肩上,说着悄悄话:
“主母在后院听到郎君所作的‘游子吟’,一下就哭了,泪水怎么都止不住。”
“嗯。”
曹昂此刻脑袋放空,不想思考也不想说话,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公孙秀娘不以为意,挪动身体让自己更贴近曹昂一些。
片刻后,她仰起脸想说些什么,却又忍住没说出口。
自己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何必奢求其他呢?
......
次日清晨,曹昂辞别泪雨连连的家人,带着一众侍从径直渡过黄河,直往东平国而去。
公孙秀娘情绪低落地返回自家府邸,却在自己经常用来梳妆的铜镜前,发现了一张信纸。
信纸上,用棱角分明的笔迹写着几行隶书小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