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曹嵩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这也是为什么曹昂对自己祖父感到陌生的原因。
曹嵩是一代权宦曹腾的养子。
后来,曹操被骂为阉宦之后,就来源于此。
依靠曹腾的权势,曹嵩以门荫入仕,历任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位列九卿。后来更是通过贿赂中官以及捐钱西园的方式,得以出任太尉,位列三公。虽然这个太尉,只做了半年。
曹操自陈留起兵时,曹嵩不肯相随。因为与琅琊王交好,后者便带着幼子曹德跑到琅邪国避祸。
嗯,落脚地点就选在了琅琊国的开阳城。
只能说头真铁。
只能说万幸陶谦不是董卓。
不过从曹嵩的下场来看,区别并不大。
想起自家祖父是谁后,曹昂再也无法镇定自若。
不知道也就算了,曹操既然已经将接应曹嵩的任务交给了曹昂,曹嵩就断然不能在他手上出事。
还是那句话,大汉以儒家经典治理天下,而儒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
对祖父,更要孝。
很多事情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
夏侯渊因为其师受到羞辱,愤而杀人。
一旦曹嵩在徐州的地界出事,曹操、曹昂就只能跟陶谦死磕到底,根本没有其他路可走。
但这一下子就回到了原来的历史轨迹上。
曹昂显然无法接受。
徐州真那么容易拿下来,历史上的曹操就不会接连碰壁了。
所以曹昂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着亲卫启程下山。
临行前,曹昂忽然想起,典韦曾在山下发现一支百余人的神秘军队。
他微微一顿,对前来送行的张宁状若无意地提醒道:“山中清苦,安之不如让身边护卫一并留在望海营?”
张宁抿了抿嘴,显然清楚曹昂的意思:“多谢子脩好意,他们自在惯了,不愿再受约束。”
曹昂点点头,没再多说,直接下山去了。
哪怕怀有敌意,区区百余人,能做的也极为有限。
曹昂之所以忽然提及,是因为典韦在跟这支军队简单接触后,对其评价极高。
按照后者的说法,这支军队中的士卒,最差的也能做个什长。
也就是说,如果有合适、充足的兵源,这支军队可以在保持一定战斗力的前提下,瞬间扩充至千人。
这就很诱人了。
但既然张宁无意,他也不再强求。
人各有志。
下山之路,果然比上山好走的多。
此前登山时,曹昂花了整整一天才爬到望海峰山顶。
这次下山,却只花了半日时间。
下山、入营、启程,一刻没有停留。
进入武水东岸的军营后,曹昂下令带足五日干粮,便率领五百精骑,沿着武水直趋开阳城。
费县距离开阳城实在太远了,一旦出现变故,根本来不及反应。
为了以防万一,曹昂只得带着骑兵先行一步。
典韦则带着其下部曲,慢慢赶往泰山郡与琅琊国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