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联想到之前的大战,或许他口中的’想吃的时候没得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玩笑话……
太沉重的东西当然不适合在这种快乐的场合破坏气氛,大家都有意识地避过那些不怎么让人愉快的话题。
因为这是一场有客人在的宴席,而不是单纯家人们的用餐时间,所以食不语的原则被抛到九霄云外。钱刚、苏涣、蔡镛三个师兄弟,加上徐卿这位才女,四个人是口吻生花、妙语如珠。
两个小家伙是插不上嘴的。不过从他们一边吃东西,一边呵呵笑的态度来看,他们被哄得很好。就是苏茵这个自称转世重生的人,也没能免俗。
苏茵上辈子虽然看尽世间一切龌龊事,也见惯了人们阿谀奉承的手段。但很明显的,她没有好好享受过一次童年,没有体验过当孩子的快乐,没有过被大人们捧在手掌心呵护的感觉。
林文理的表现却是退化成只会”啊,喔,嗯”的不称职捧哏了。不过这种时候,也不会有人多说些什么。
一群人聚在一起闲聊,难免会有某几个人成为主角,其他人作为陪衬。难道那些陪衬就一无是处吗?这个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只不过是这场闲聊的主题,跟他们无关而已。
几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谈得是自己求学过程中的甘苦,以及和那位恩师的互动与受教。
他们和那位恩师的关系,并不是同坐在学堂上听讲的关系。而是那位恩师作为乡试的主考官,和一些他欣赏的青年才俊往来较为频繁而已。
这些人也会在这送往迎来中,从这位先进身上学习。一如论语中所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的事项不必然是书本上的学问,还有仕途上关窍。有时是遇见某人事物,众人有感而发,互相讨论。譬如一项纠纷,若为朝廷命官,则这项纠纷该怎么断才好。
有时一句诗,就能让他们怼天怼地,引申出家国宇宙的大道理。在不一样的时候,同样的事物,他们也会有不同的见解。那简直就像测字一样,玄学到不能再玄学了。
面对这种满满读书人趣味的闲聊,林文理这个穿越众不得不承认,自己融不进去呀。
归根究底,学习的环境不一样,成长的环境也不一样,交际圈子也不是相近或类似的,话真的谈不到一块儿去。这跟自己前面几年当兵打仗的经历没有关系。
所以林文理整场宴席陪跑。除了三字回复以证明自己还活着外,就是努力跟桌上的佳肴拼命。
话说当兵那几年,吃得跟猪食没有什么两样。复员之后,更是有一餐,没一餐的。就是前天进了苏家,虽然为了准备简报的数据而有提供三餐,但也就能吃饱而已,餐食上可不算用心。
今天这一餐用的不是什么珍稀的食材,也没有熊掌、驼峰之类的东西,但每一道料理都是用心做的。可以说是久违了的一顿美食。
所以说与其费心去迎合那几个传统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去解析他们的对话,从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融入对话之中。不如把时间拿来多夹几口菜,多吃几块肉。
不过这群大佬的闲谈,也不是总是风花雪月。聊得多了,他们的话题逐渐移向一个他们都关心的事情上,那就是如何与外国的钢铁厂取得联系,进而与外国的技术团队商谈。
这个时候,其实能吃的东西都吃得差不多了。桌上摆放的是茶点,以及消食用的浓茶。苏涣说道:”钱师兄,和外国联络,最主要还是要靠你这边的人脉。就只有麻烦你多多协助了。”
钱刚回道:”好说。只是我也听说,这几日里有不少洋人进你家。难道这些人里头就没有能派上用场的?”
苏涣无奈,说:”虽然还没有去查验这些人的身份。但感觉起来,他们是骗子的可能性居多。那些人带来的文件师兄也看过了,唬那些不懂洋文的人还行。在我们眼里,就是狗屁不通的玩意儿。”
想起那些来苏家的客人所留下的文件,好一点的是拿不相关的东西鱼目混珠;夸张一点的是通篇都不知道用哪国语言,写啥玩意儿的。就一个鬼画符来冒充洋鬼子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状况,钱刚唯有赞同地说道:”的确,很难让人相信真正拥有技术的外国团队,用来招揽生意的说明文件是那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