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慈庆宫大殿中。
朱厚照难得一脸认真地坐在大殿之上。
下面站着的,是让礼部召集来的各国大使。
下面的大使战战兢兢,不知道太子突然召见自己是为了什么。
难道自己跟大明商人走私的事情被发现了?
谁不知道大明的皇帝最重面子。
走私的事儿要是被发现了,不但会被取消朝见资格,搞不好自己的小命也会交代在这里。
这也怪不得下面的洋人都害怕,凡是在大明有朝觐资格的国家,就没有一个不走私的。
当然朱厚照今天找他们过来,并不是为了追查谁在走私。
这事将来肯定是要清算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看着下面跪着的红毛金毛的各国商人,朱厚照故意晾了他们一会儿,以加重自己的威严。
等了好一会儿,朱厚照才悠悠地说道:“诸位使臣们中午好啊!在我大明呆得可还习惯?”
使臣们都是长期来往大明朝觐的老人了,大明的官话早就精通了,因此也不需要旁人翻译。
陆陆续续地说着。
“我等很荣幸能来到大明”
“见识到大明的宏伟,是我等的荣幸”
“扣谢太子殿下关心,我等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这些话当然不是他们自己这么想的,而是在礼部里学的。
都是些恭维的套话。
但是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是为了展示大明的威严。
因此学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学习的过程。
后世很多人总是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礼仪多复杂,多有仪式感什么的。
要是让他们回到大明时期,学礼仪能学到他们吐血。
就好比使臣们正式面见皇帝,要提前三天就做各种准备,然后去礼部演礼。
到时候怎么递国书,怎么进,走多少步,怎么拜,怎么问候,然后怎么起,怎么转身,怎么出。
全都要教,那万一自己一个激动不小心说错话了怎么办呢?或者皇帝问到礼部没有教授的内容怎么办呢?
放心,根本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外国使臣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跟电视剧上完全不同,电视里外国使臣巴巴地跟皇帝说自己国家的条件,然后还巴拉巴拉地跟皇帝讨价还价。
在现实的大明是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你只能递交上自己的国书,然后就跪着等待。
等皇帝看完以后,他会直接宣布他的决定,是同意部分,还是全部同意,还是全部拒绝。
等皇帝宣布完他的决定,礼部记录,然后使臣就直接退下了。
你还想跟皇帝讨价还价?我看你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那怕使臣只是在皇帝说话的时候打了一个嗝儿。
那好,君前失仪,尤其还是以外臣的身份,你小子命没了。
运气不好遇上暴躁的皇帝推出去就给你砍了。
运气好遇到弘治皇帝这样仁慈的皇帝……
那就允许你回去交代好后事,然后再砍了。
没错,外国使臣君前失仪肯定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