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最近也是受了自己大儿子的影响。
王守仁自从那天被太子召见夜不归宿以后,每天都去找太子,那真是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每天回来都一脸兴奋地跟王华说太子有多睿智,见解有多独到。
起初王华觉得两人可能就是比较谈得来,可是自从王守仁跟王华说过太子心中的抱负之后,王华也不由自主地变成太子的拥趸了。
当然王华最看重的不是太子要打下整个蒙古的雄心,他是被太子想建立一个取消贱籍,消除歧视,使百姓不但能安居乐业,还要精神富足的愿景所打动。
虽然王华此时已经年逾六十了,可他与那些一心掌控权柄的大臣不一样,他这一辈子修的是德行,是本心,所以他一听太子不但有如此愿景,而且还跟王守仁说过不少可实行的办法,说明太子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筹谋已久。
王华此时对太子的期望,比对自己亲儿子的期望都重。
当然……谁家儿子的愿望是做圣人,恐怕老爹都不会报什么希望。
王华对现在的朱厚照有多看重?就说前段时间王守仁写的太子颂,要按王华的脾气,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允许自己儿子写这种东西,但是这一次王华却格外支持。
王华是个道德君子,却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太子有如此的志向,确实是大明的福气,帮太子扬名,在王华看来,是对大明做贡献。
因此前两日听说王守仁因为有人揍了对太子不敬之人,王华非但没有如往常那样愤怒,反而夸赞王守仁做得好。
今天太子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建议,而且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建议,他当然要出来帮太子站台,至于得不得罪同僚,这可不是他王华需要考虑的事情。
就在王华出来替太子站台之后,另一个让朱厚照意想不到,却又情理之中的人也站了出来。
“臣也支持太子的提议!此策于国于民都是大善之举!”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厚照的老师,杨廷和……
杨廷和出来替朱厚照站台,本是理所应当之事,别的官员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他杨廷和是太子的老师,太子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不站出来其他人也会记恨上他。
朱厚照见出声的人是杨廷和,倒是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经筵讲官有许多人,可是杨廷和不同,他是弘治皇帝钦定给自己的老师,别的讲官相当于各科老师,杨廷和就相当于他的班主任,不但要教他知识,太子府的日常也都是他在管理。
而此时的杨廷和也不像后世在大礼仪之争中那样的强势逼人。
杨廷和对朱厚照一直都很柔和,甚至有种亦师亦父的感觉,不但会关心他的学业,还会关心他冷不冷、饿不饿之类的。
朱厚照估计杨廷和在后面与嘉靖的大礼仪之争,除了有掌控小皇帝的心思,未必就没有对弘治皇帝和自己的一份感情因素存在。
因此杨廷和对朱厚照应当是抱有很高期望的。
自从自己来到大明之后,已经彻底不去上课,因此就更不好意思见班主任了。
可今天杨廷和还是站出来支持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