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实习期与规培期的薪水,绝不比正式工要少,甚至还强制要求非正式员工的劳动时间不能超过七小时。
除去医院之外,消费场所也要借此扩张,算是饭堂什么的,自然而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安保团队从完全依赖于轮回者,变为了私人雇佣+安全部队的组合。
由于人才队伍得以扩充,赵诚的特殊材料产能得以从每周2~4克,增长到了每周4~8克。
随着未来的产能增加,搞不好他们每周能够生产出10克之多,一个月下来就是20多克。
不过,产能增加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赵诚为了强行维系产能,被迫在周围展开了大规模的人工降雪,避免仪器过热引发事故。
根据热学第二定律,电能所转换为的热能,是不会自行消失的。
如果不做降温,随着时间流逝,此地的温度绝对会上升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
为此,适当保护一下环境也是必须的。
至于新罗那边,周志华也早与吴启会面。
这些天里,吴启也没有闲着,而是决定扩大队伍,积极备战。
145名轮回者,看似很多,实则不堪一击。
为了保险起见,吴启决定招募部分亡命之徒进团队之中。
所谓的亡命之徒不一定是罪犯,但没有软肋,而且胆量很大倒是真的。
像这样的人,在古代是最好的兵源没有之一。
赵诚的情报功能虽然暂时瘫痪,但数据查询功能仍旧在线,可以随时从互联网中获取公民信息。
由此,吴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寻得到优秀士兵,进而扩大他们的队伍。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与周志华成功招募了五百多名好汉。
他们的优势在于,精神与意志都颇为顽强,而且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吴启给他们五百多人开的报酬是每人五百万联邦元。
考虑到这场战争不一定会特别惨烈,所以单纯就交易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挺划算的买卖。
何况就算死了,这笔钱也足够他们的家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这一个月下来,吴启累计收到了18件特殊材料所制成的特殊装置。
赵诚表示,这个装置的作用,实质就是一种领域。
任何灵体进入其中,都会受到力场迟滞。
当然,被限制的是灵体与电子产品,但常规的机械式武器仍旧能够正常使用。
拥有了18个这样的装置,就意味着吴启能够武装18辆主战坦克。
假设这些装置的产能再充沛一点儿的话,他们说不定能将炮弹给更换为此类装置,进而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击。
目前这么点人,还是远远不够用。
在吴启看来,起码得要有一个旅团,才能正式发起反击。
否则的话,他们这一队死完了,可就没有后续增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