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召开的项目例会并不顺利。在概要设计工作完成之后,项目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可是,已经提交的详细设计文档从整体上看虽然没有大的偏差,仔细分析后却发现存在很大问题。主要症结在于内容不够细化,或者部分内容缺失。在简繁提出疑问并要求对已经提交的文档进行必要补充和完善后,项目组成员第一次对简繁的决策提出了异议。
“这样未免太教条了吧!写得太过详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是呀,那样做不如直接让我写代码好了。我可没有耐心在详细设计中磨叽时间。”
“我们之前的详细设计就是这样写的,开发过程中就算不清楚再讨论也不迟。”
“就是。如果按照详细设计规范一丝不苟地写,我们还不累死。倒不如尽快进入开发阶段,直接用代码实现设计思想就好了。”
“简工,希望你再考虑考虑,且不可多此一举。”
大家左一句右一句的议论令简繁很不舒服,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心里也变得慌慌的。简繁不认为自己的要求多此一举,下意识看向尹浩,尹浩是否支持她的观点呢?可惜尹浩避开了她的目光,简繁的心瞬间一沉。难道尹浩也认为没必要按照设计规范将文档写详尽吗?
“这种开发项目我们做的多了。公司内部的项目,详细设计都是给自己人看的,又没有人审核,不如将开发阶段提前,节省时间应对一些突发状况。”见简繁犹豫不决,有人已经不耐烦了。
简繁不禁低下头,要如何决断呢?在座的大部分项目组成员都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程序开发经验。而自己在云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类项目。难道在实际操作中确如他们所说可以变通吗?变通之后会不会引发后续问题呢?
简繁抬起头,略有迟疑,“详细设计中省略的细节,我是否可以认为不影响开发人员的理解。例如我们省略了很多时序图,开发人员是否清楚交互时机呢?”
“开发阶段我们还是要全程参与的,有什么可担心的!”有人满不在乎。
“哦,”简繁咬了下嘴唇,继续,“省略的部分我是否可以认为大家已经考虑清楚了。例如,我们定义了接口,但是有的接口没有给出实现逻辑。在开发过程中如果发现接口定义有问题,无法实现就麻烦了。接口重新定义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
若简繁前一个担忧是在质疑开发人员的水平,那么这个担忧就是在质疑设计人员的水平了。会议室中顿时安静,之后一片嘘声,充斥着不满与不屑,“哈,我们定义的接口我们自己负责。”
简繁很想追问果真出现问题后大家要如何负责,想了想还是作罢。出于尊重,出于信任,出于她尚浅的资历,出于在座之人的信誓旦旦,出于项目团队工作氛围的考虑,简繁只能作罢。
“好吧。已经提交的详细设计文档暂且如此,之后提交的文档希望将内容尽力细化,关键流程图和时序图不要省略。”斟酌之后,简繁选择了一条折中路线。
然而,这条折中路线还是给项目埋下了隐患。尤其简繁的要求中用到了希望、尽力词语,要求的强度直接被弱化,等于没有了要求。当简繁意识到这些的时候,项目已经失去了最好的纠偏时机,导致之后的每一步无比艰辛。
项目会议结束之后,尹浩走过来拍了拍简繁的桌面,“我先走了。”
每次会议结束,尹浩向来都是直接离开,此次来打个招呼完全是出于对简繁的安慰。会议中,他完全理解简繁看向他的目光,也清楚简繁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他没有办法站在简繁一边,不是因为他不敢挑战在座的权威,也不是他想明哲保身。而是因为他清楚,如果他鼓励了简繁,简繁必然坚持己见。可是以简繁的能力根本无从与在座的大多数人对抗,更无从与根深蒂固、约定俗成的工作习惯对抗。僵持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大家表面同意,然后消极怠工。在项目中最可怕的就是项目组成员消极怠工,那将如病毒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掉项目的时间和预算,直至将项目拖垮。所以,宁可在问题暴露出来之后积极弥补,也不能在假设中影响了这些项目组成员的情绪,毕竟目前这些人是无法替代的。
“好的。”简繁微笑着冲尹浩点了点头。
尹浩离开后,又有人陆续与简繁打招呼告辞。这些人虽然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在选择之时却无法抛开固有的惯性思维,也不愿摒弃自身的惰性。气氛缓和之后与简繁打招呼,与其说在安慰简繁,不如说让自己得一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