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县有两大走私船队,一是范氏;一是盛氏。
范氏在吕宋的造船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造新式船只,听说最迟两个月,大明的第一艘盖伦船就可以下水了。
范家船队本身有福船一搜,鸟船四艘。
平日出海贸易,福船主要载货,但因船大,不灵活,火力和巡逻的责任更多是放在鸟船身上。
盖伦船下海后,鸟船对范氏团队的作用就小了很多,闲置下来又太可惜,不如派鸟船出海巡逻,既能获得杨知县的好感,又能顺手给盛家挖个坑。
潮阳县两条入海口方便上岸,一个是榕江入海口,一个是练江入海口。
范家承担练江入海口的巡逻任务,那盛家作为唯二有走私船队的家族,是不是应该把榕江入海口的警戒工作做起来?
就范凌恒所知,盛家没有福船,只有鸟船十数艘,鸟船对于盛家,既是货船又是火力舰,少上一艘都能对盛家整体的海上力量造成影响。
如果盛家不做怎么办?
笑话,杨知县在潮阳县两年,把整个盛家治的服服帖帖,连正四品的广西按察副使盛若林都不敢贸然插手盛家本地事务。
若盛家真是杵逆了杨知县底线,这位知县可是有能力直接向当初留任京城的同窗寄出书信一封,到时候京城的各位同学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让整个盛家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盛若海既然给范凌恒上了眼药,还是正大光明的上。
这次,范凌恒也要正大光明的把整个盛家拉下水!
我范氏为了保卫潮阳,愿贡献鸟船四艘,你盛家跟不跟?
盛家必须得跟啊!
但范氏的新式帆船最多再有两个月就能下水,最多大半年就能把四艘鸟船的空挡给补齐。
盛家即便也有自己船厂,也能补上,但他们补上的是鸟船啊!
一来一去,两方海上力量就有了差距,有了差距后,海上出点事故,见了海盗,整个盛家船队被团灭,这也是很正常的吧?
既然已反目成仇,那就往死里下狠手,把所有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削减盛家的海上力量,这只是第一步。
果不其然,听了范凌恒的建议,杨知县当即拍着桌子站起身,高度赞扬了范凌恒乃至范氏愿意献出船队的做法,同时对潮阳县百姓做出的卓越贡献。
同时,也在范凌恒的引导下,琢磨着这几日需要与盛家家主见个面,聊一聊盛家船队的事情。
但这还没完。
范凌恒接着杨知县的称赞,大义凛然道:“大人,福建行省漳州府因近年来倭寇入侵严重,百姓纷纷来咱们这儿避难,不如让我范氏承担一些流民的安置工作,一方面可以控制流民,以防生便;一方面还能展现出先生爱民如子的一面。”
这会儿的官员考满中,防止民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核项。
嘉靖三年爆发多起大同兵变,嘉靖十四年爆发辽东兵变,嘉靖三十九年爆发振武营兵变。
特别是在嘉靖三十四年农历腊月十二,陕西省发生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仅在册百姓就有名者便达83万有多,不知名者不可胜数。
大明从国库调拨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导致明朝国库连续两年亏空,加上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瘟疫导致大明税收减少。
同时引发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更是导致大明民变频频发生。
防止民变工作成了各地大小官员的重中之重。
广州潮州府和福建漳州府相邻,现福建诸地倭寇成灾,潮州府揭阳、惠来、潮阳、普宁四县临近漳州,故成为福建大多流民的首选目的地。
潮阳县外有流民数千人,虽人数不多,但聚在一起总是个麻烦事。
范凌恒主动提出可以安置这些流民,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杨知县现在看着自己这个新收的学生越看越顺眼。
但他也有疑虑:“范氏我记得也就数千人,你们能安置的好这些流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