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令出巡是啥?”赵同风坐在府衙躺椅上,端起茶水向一边朱县丞问道。
一旁站立的月季端上好茶,双手送上,待到朱县丞接住,又退到一边。
这十日,朱县丞经常来府衙,也见过姑娘不少次,可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震撼,再想想家里糟糠之妻扯着大嗓门骂自己的摸样。
午夜梦回,朱县丞总骂自己没用。
他将茶水放在石桌上,开口解释:“咱大赢朝有规定,自古秋收最重要,每到秋收之前,县令老爷要出县衙四处巡查!”
“特别是看看,哪个地方有冤屈,哪个地方有妖蛮出动,总之就要告诉百姓,县令来了,一切问题都会给你们解决,你们只要安心秋收就行!”
“咱们县不种粮食,只种血蛮草,一年有四季收获。”
封建社会,农桑为大。
“以前的县令,在每一次收获之前,都会去城外巡视,既是为了亲近百姓,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百姓收获!”
赵同风疑惑点头:“那以往,这种事由,也是有府城兵马前来通知的?”
“嗯,按照管理,确实应该由司农司通知,这算是他们的业绩!”朱县丞微笑回答。
“那,我要是不去会怎么样?”
朱县丞认真回答:“一般县城里的县令都是走个过程,出远门看一看,出去个一两天就回来了,真要是县衙有事不去,府衙也不会为难,但……”
赵同风从躺椅上站起来,伸个懒腰:“但,我不是一般县令!”
“杨同知可一直等着瞅我毛病呢!”
朱县丞也是担心地走来走去:“这种事情,不上称四两,上称千斤都打不住!”
“府衙可以不追究,毕竟不是什么大事,但同知代管府内官员,说追究也没错,一个渎职的锅盖身上……”
“明白了,那你下去准备,准备明日出发!”赵同风点头,被人按上渎职的锅是小,可借这个机会影响他文明就是大大的不好了!
最关键,赵同风不怕上面降罪,可下面还有一班兄弟,当上县令,就要对县衙每一个人负责,这事他不能躲!
朱县丞拱手退下,他最喜欢赵同风这样的上司,平日不插手,遇事听意见。
五月多的天下第一城正热,赵同风看多了书,正准备睡下,月季坐在一旁扇着凉风。
院子外突然响起喧哗声。
赵同风被吵得没了睡意:“三,去看看咋了,外面!”
外有断刀坐阵,府衙也有柳错莫在,赵同风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刘三抱拳从小院里离开,来到前厅,看见几个捕快围着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抱着一个竹框,她看见刘三露出笑脸:“刘先生,刘先生,是我,我是白家村的白菊花!”
刘三记得老太太样子,这是当初那个儿子死在战场上,自己却不承认的老太太,为人倔强且善良。
“您老来县衙是?”
“院里的李子成熟了,当初县令老爷看见俺家树就觉得好吃,俺来送点果子!”老太太脸上挂着笑容,低头说话。
刘三明白她心思,却也没办法拒绝这么一个老太太:“那您,跟我一块进院里,慢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