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万亩皇庄靠你们接管,担子很重。具体怎么做,社里定好了章程,你们照着办就行。”
“我只告诉你们一句话:管住手,不要贪,不要贪,不要贪。说三遍!”
“太监们贪了,才轮到我们洪兴社。我们洪兴社接手皇庄,东厂,西厂,锦衣卫,他们全都瞪大眼睛等着我们犯错。”
“你们敢贪,倒霉的不光是你们个人,还有你们的家人,还有我李四有,还有我们洪兴社。”
“你们想在家乡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吗?”
“管住自己,行不行?行不行?回答我!”
最后一句,台上的李四有近乎在咆哮。
吼声在场中回荡,下面许多社员憋得脸通红,也有人不动声色。但最后一问,他们全体必须回答。
“行!老子堂堂正正做人,老子不贱!”
“不贪,谁敢贪,老子打死他!”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场中的社员热烈表态,李四有也只能满意了。
“今年秋收,是你们第一次考试。散会!”
静虚道长是个闲不住的,他跟着李四有来看热闹,等散会后,他忧心忡忡给李四有提醒:“人心难测,这两年洪兴社没以前单纯了,你要当心。”
“我想不出办法,您有啥高招?”在李四有心中,静虚道长长于务实,堪称道门刘伯温,他指望静虚道长再给他支个高招。
“我也没办法。”道长感慨,“人少了怎么都好管,人一多起来,洪武皇帝都没招,我们能怎么办?小小的洪兴社好比中原天下,上下几千年,真有治贪的好办法,前人早就想到了。”
两人一路往玉泉院走,一路唉声叹气,忽然李四有想起了一事。
“当年守拙老道长教我道理,曾经对我说:先贤一句话就盖过了儒家满车满屋的典籍。”
“我当时不到10岁,随口抢答:仓廪实而知礼节。”
“老道长曰:大善!”
李四有说到这里停下脚步,静虚道长也停下脚步。两人对视,忽然都笑了。
道长说:“难,极难。”
李四有说:“儒家做不到,我们道家呢?”
道长说:“道家唯一有希望做到的,只有我们全真一系,求真功,求真行。但希望渺茫。”
李四有沉思,忽然笑道:“不管儒家和我们道家有没有希望,佛家肯定不能指望。”
道长闻言失笑:“那种坐享其成的教义,不提也罢。”继而唱了句古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四有被道长激发出胸中豪情,大声问道:“这次南下东南海外,道长您亲自去吗?”
“为何不去?”静虚道长放声大笑,“道门出海第一人,必是我全真一脉,必是我静虚!”
李四有大喜。
“道长您亲自去,我最放心。回头我给你个单子,上面是我在东南安排的人手。随您调遣!”
洪兴社选拔的骨干悄无声息地渗入大明东南西北各处皇庄,教庄子里的孩子们“玉泉院版3000字”,偷偷在当地发展社员,准备在各地扎下根基。
东厂西厂锦衣卫默默睁大眼睛盯着他们,然而朝廷里的文官们全然不知。皇帝怎么折腾皇庄,只要闹不出命案,关他们屁事。
成化皇帝这次给李四有放了这么大的产业权力,虽然是被现实逼迫,却也在心中隐约有想法。能一劳永逸治好贪污,这是每一个皇帝的终极梦想。
先看看今年秋收,洪兴社搞不好,就给它一刀切死吧。不是自家的奴才,不心疼。
但这个李四有不能再放在华阴县了,必须挪到京城来放在眼皮底下。
此刻,成化皇帝的心思跟几年前的赵千乘很类似:将坐地虎李四有来个调虎离山。
随后,一道圣旨飞入华阴:李四有起复,入京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