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归不熟,但朱里在曹营之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儒将”风的,能够未雨绸缪,不意外。
夏侯兰虽然不是个单纯的武夫,但他的加点方向也与现在的大环境不合,只能把他当成莽夫看。(历史上可以看做小满宠)
夏侯兰:81 67 53
自然不会多嘴。
如果放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夏侯惇多半不会在意“博望坡可能有埋伏”这句话,但他细想了一下自己的军旅生涯,在那唯一一次以自己为一部主将获胜,就是当初听从了朱里的建议,当下心中也是有些戚戚。
“小姑娘,不知道探查过后有没有发现其他的路线?”
他有点不想去打这种必然会被埋伏的战役。
自打延津之战后,他就失去了坐镇一方的机会,尽管名誉上他是曹丞相安排的东线最高指挥官,可实际上他压根没去过东线,不是他不想去,是曹丞相不让去。
现在好不容易从火中取栗,在廷议一堆各怀鬼胎、尔虞我诈的文臣交锋中拿到了出征的机会,要万一又输了...
那就太尴尬了。
“没有。”朱里摇了摇头,道:“但我有一个想法。”
夏侯惇顿时双眼...哦不,单眼放光,道:“计将安出?”
他太喜欢这种感觉啦!
朱里看着夏侯惇,斟酌了一番言语,道:“夏侯将军,你可以先安排一支部队直扣新野,而这支军队多半会在博望坡遇袭,待得战事起,你再带领后面的大部队冲杀进去便可。”
小姑娘自打当初在下邳城听到了夏侯惇那一句充满兴奋的大喝之后,就知道这家伙打仗肯定没怎么赢过,到了现在肯定也不敢直接带人冲过去。可若是将计就计的话,即便到最后野战还是没打赢,但肯定也算不上输。
将计就计、全身而退可比中计大败而归好听多了。
整个荆州的陆军就那么多,这些年来连番征战也有损耗,就算补充过后,也不太可能超额,荆州再富足,养这么多人在财政上肯定也会捉襟见肘才是。
荆南刘磐帐下有一万五千,秭归李严手中有一万,各处守备也去了至少一万,再加上至少得有两万在襄阳刘备的身边作为机动队随时听候调遣。
如此算过之后,新野关羽的手里最多两万五千荆州兵。
出于对诸葛亮“完人”的考虑,朱里也就只能给夏侯惇出一个这样的计谋了,若是都已经明牌的情况下,夏侯惇还是大败而归的话。
咳。
“有道理。”夏侯惇回想起直至目前都是唯一一次的胜仗是怎么来的后,很痛快的就采纳了朱里的计策。
“曼成,明日你率兵三万先行,我与夏侯将军自领大军于一个时辰后出发,可否?”
夏侯惇在曹营之中的地位极其崇高,仅次于曹丞相,但他为人却向来亲近、平和。纵使他认为在场的三人之中(朱里作为守将,没有调令是不能乱动的)只有李典有这个能力,且作为先锋主将有资格直接安排的他也还是以询问的方式来进行谈话。
李典抚须,略作沉吟:“没问题,此事就交与在下吧。”
对于自己统兵作战的能力,李典是没有丝毫怀疑的,当下也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夏侯惇顿时摩拳擦掌,只觉新野已是囊中之物。
“好,那今日休整过后,明日一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