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兄》的剧本,本来就是罗威提供的主体架构,李小龙也参与了编剧工作。
这个时候的港岛电影剧本,十分不完善,只要有一个大纲,就能立项开拍,大部分台词,都是导演、编剧临场现编,主演也有临场发挥的权力。
现在罗威顶替吴家骧,成为影片导演,对剧情走向,有了更多的掌控力。
在后面的拍摄中,玩了不少花活。
其中就有一个在最终成片中,被删减的桥段,内容是主角郑潮安,下定决心要给被制冰厂老板杀害的工友们报仇,前往老板家中途中,路过泰国的红@灯@区,挂进去......后面的内容不能细写。
赵任飞上辈子做李小龙生涯盘点的时候,在网络上找到这部分删减画面,看了之后,大受震撼。
不知道罗威拍这部分内容,要表达的是什么。
此时在剧组中,亲眼见证李小龙在几十位笑语嫣然的小姐姐中,挑选了一位,带到单间。
虽然没有实拍交易的过程,但是这场与《唐山大兄》的剧情,格格不入的戏份,仍然令赵任飞大感费解。
真想钻进罗威的脑子里看一看,他为什么要拍这场戏。
虽然有这样的小插曲,但是没有影响到《唐山大兄》的拍摄进度。
尽管在拍摄后期,剧组经受了一次突发的恶劣天气影响,但是最终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拍摄工作。
李小龙在拍摄最后的两场大战期间,连续高强度的拍摄,令他的身体出现问题,不过仍然带病坚持完成了拍摄。
杀青的那天,在泰国苦熬了一个多月的《唐山大兄》剧组成员,都舒了一口气。
这次的拍摄经历,不只是对李小龙、赵任飞,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对罗威、韩英杰这些,已经在港岛电影圈浸淫多年的老油条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首先,出外景,对此时的港岛电影,就是一件新鲜事。
之前以邵氏电影公司为龙头的港岛电影界,绝大部分的电影,都是在片场、摄影棚里完成的。
外景也是在港岛范围之内。
《唐山大兄》把拍摄场地,放在泰国,算是刚成立的嘉禾电影公司的一项创举。
现在,就等《唐山大兄》上映,看票房表现如何,决定这样的创举,能否给港岛电影带来新气象了。
拍摄结束,《唐山大兄》剧组成员,分成两部分离开。
一是李小龙、罗威、刘亮花这样的剧组核心,坐飞机先行回港,李小龙在港岛稍作调整,便飞往米国洛杉矶,与生活在那边的妻儿团聚。
罗威则要投入到《唐山大兄》的后期制作当中。
韩英杰则带领着林政英、赵任飞这样的普通工作人员,乘坐远洋渡轮返回港岛。
坐船回港的用时,肯定要比飞机慢很多,但是远洋渡轮的三等舱船票,只有飞机票的一半。
嘉禾电影公司现在深陷经营危机,财政不宽裕,能省则省。
乘坐远洋渡轮,对林政英、赵任飞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几天的航程,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渡轮抵达港岛维多利亚港之后,《唐山大兄》剧组剩余人员,就地解散。
嘉禾电影公司暂时没有新的电影项目,要用到林政英、赵任飞等人,给他们放了个假。
但是,他们不能这样闲下去,嘉禾电影公司的工资待遇,虽然要比邵氏电影公司好很多,但是在当今的港岛,也只能勉强抵上普通工人的收入。
像赵任飞这样的新人武师,有没有电影项目,都只拿基础工资。
林政英在《唐山大兄》中担任了副武术指导,配角戏份也比较重,除了基础工资,还有一份津贴可拿,但是钱也不多,聊胜于无。
不过,整个1971年,除了这部《唐山大兄》,林政英还参演了其他8部电影,收入加起来,到不了发家致富的程度,但是养家糊口没有什么问题。
林政英和大部分后来的知名港岛演员一样,都是穷出身,要不然也不会小小年纪,便进戏班学习,成为一个旧时代下九流的戏子。
从邵氏电影公司,跳槽到嘉禾电影公司之后,林政英不仅从普通龙虎武师,晋升为武术指导,出演电影的机会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收入更是水涨船高,已经能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赵任飞暂时还没有养家的压力,虽然他的家庭条件也不算好,不过父母都还年轻,都能做工。
70年代的港岛,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0%以上,虽然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但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这个时期的港岛,人们只要用心做工,温饱不难解决。
现在赵任飞自己也开工领工资了,算是给家里少了一个负担,让家里的生活更好过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