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博士淳于越,直言敢谏,赏五百金!”
赵高在将嬴政的口谕书写完毕后,连忙上前,将写好的诏书,递交到嬴政的面前。
赵高的书法极好,用小篆写成的诏书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
嬴政在确定诏书的内容无误后,便收回目光,向一旁的谒者吩咐道:“这封诏书,等明日再颁布吧!”
“唯。”
那名谒者闻言,连忙低下头,恭敬应声道。
而此刻,侍候在一旁的赵高,整个人却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
对于今日廷议上所发生的事,赵高也略有耳闻。
其中,最令赵高感到意外的便是,长公子扶苏并没有如他原先所设想的那样,支持分封制。
相反扶苏不仅没有支持分封制,反而还当着群臣的面,义正言辞地表达了自己支持郡县制的观点。
一想到扶苏在本次廷议上大出风头,甚至可能会因此受到皇帝的看重,赵高的心中就猛地一沉。
扶苏本就是长公子,他的表现越出色,则意味着胡亥即位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虽说皇帝尤为偏爱胡亥这个小儿子,但倘若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难保不会发生什么变故。
他的一切计划,都是建立在胡亥继位以后的,如今,面对突然转变性格的扶苏,赵高只感到无比棘手。
而对于左丞相王绾被皇帝下诏免职一事,赵高早有预料。
赵高的心里十分清楚,王绾之所以会被皇帝免去左丞相一职,并不是因为他年老昏聩,难堪大用,而是因为他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分封、郡县之争中站错了队。
早在这场廷议开始之前,皇帝的心中就已经有了决断。
比起麻烦不断且容易尾大不掉的分封制,皇帝心里其实更加倾向于郡县制。
今日的廷议,就好比是一场考试,皇帝是那个出题的人,而群臣就是负责解题的人。
扶苏、李斯猜出了谜面,故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而王绾却因为猜错了谜面,没能使皇帝满意。
故而,左丞相王绾遭到免职,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令赵高想不明白的是,博士淳于越明明和左丞相王绾一样,都是支持分封制的人。
但他们的结局却大为不同,左丞相王绾遭到免职,而身为博士的淳于越却受到了皇帝的赏赐。
“难不成,陛下是想借此机会,安抚那些支持分封制的人吗?”
这个想法冒出来的一瞬间,便被赵高否决了。
“不,肯定不是这样的,淳于越目无尊卑,于廷议上妄言国事,以陛下的脾气秉性,就算当时不发作,在廷议结束后,也会严惩淳于越,以儆效尤。”
“而现在淳于越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还得了赏赐,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劝说陛下改变了主意。”
“而这个人,多半是长公子扶苏!”
赵高想到这里,眼中的警惕之色更甚。
他没有想到,除了自己以外,居然还有人能够劝动皇帝。
“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得赶紧想想办法,不然的话,我赵高寝食难安啊!”
随后,只见赵高收敛心神,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轻声提醒道:“陛下,时候不早了,您该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