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儒生博士闻言,也不再言语,将手上的竹简递到众人的手中。
待众人看清楚竹简上记录的内容后,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
长公子扶苏刚弱冠不久,便拥有如此见识,倘若再假以时日的话,岂不是能著书立派,传以后世?
想到这里,在场的诸多儒生博士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丝相形见绌的感觉。
“我等虽为博士,自诩为饱学之士,但今日一见,远不及长公子啊!”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率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并引得众人争相附和。
“是啊,长公子不仅宽厚仁慈、心怀社稷,更对“大同”一词有着如此独到的见解,我等皆不如矣!”
“说的有道理,长公子通今博古,满腹经纶,日后未必不能著书立派,传至后世!”
众人在感慨的同时,还不忘向淳于越表示祝贺。
在长公子扶苏拥有如此大才的情况下,作为扶苏老师的淳于越,日后必定能够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颂扬。
就在这时,只见一位谒者,在几位郎卫的陪同下,进入了咸阳宫。
在进入咸阳宫以后,只见那名谒者环视一圈,将目光落在了淳于越的身上,朗声道。
“请众博士接诏!”
咸阳宫内的众多博士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止住交谈,起身作揖。
随后,只听谒者的声音在众人的耳旁响起:“左丞相王绾年事已高,现革去其左丞相一职,准其归乡颐养天年,左丞相一职由廷尉李斯接替。”
“另博士淳于越,直言敢谏,赏五百金!”
待到谒者将诏书的内容宣读完毕后,咸阳宫内诸多博士的心中,已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此刻,咸阳宫内的诸多博士,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与右丞相隗状联名上书,提出统一文字,以及度量衡的王绾竟然被陛下革职了,看来接下来是要变天了!”
在这些儒生博士看来,王绾深受皇帝器重,皇帝也时常采纳他的建议。
正是因为皇帝采纳了由王绾提出的,招揽大量山东地区的士人的建议。
他们中的许多人,才得以入秦担任博士官一职。
可以说,他们和王绾之间,有这么一份香火情在。
正因为如此,这些儒生博士才会在先前的廷议上,义无反顾地站在王绾那边,支持分封制。
此刻,现场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王绾之所以被免职,并不是因为他年事已高,而是因为他站错了队,在廷议上支持分封制。
当初的廷议上,王绾与李斯各执一词,王绾支持分封制,而李斯支持郡县制。
而眼下,支持分封制的王绾被罢免官职,他的职位也由李斯接替,这分明是皇帝在投桃报李。
也就是说,朝野上有关分封、郡县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了。
皇帝选择了郡县制。
在明悟这一点后,咸阳宫内的诸多博士显得颇为惶恐不安。
毕竟,在先前的廷议上,他们这些儒生博士,可是跟王绾一同支持分封制的。
双方政见不合,难保李斯上台以后,不会对他们展开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