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元不知不觉上了他人生第一堂的非遗培训课,足足有两个多小时,从上午9点多一直上到了11点多。
虽然他觉得这次的非遗培训很难真正培养出来藤编方面的人才。
但是张大元还是很有信心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让这些学员能够对于藤编技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从而在下次工厂的上岗培训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一些,而且他还有一些另外的收获。
非遗之所以会有传承,就是因为有从小接触到这方面的技艺之后,内心种下了一颗非遗的种子,那么就会爱上他。
同样的,张大元的三国藤甲兵故事也吸引了不少的小孩子,看似是50多个学员,其实差不多是70多个。
其中有二十多个小孩,各个年龄段都有,就算把小宝宝排除了,也差不多有10多个适龄的小孩对藤编技艺产生了兴趣。
“大哥哥你真的能做出传说中的藤甲?”一名十多岁的小男孩刚才在走廊的时候听到了有关三国孟获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已经在课本上接触过了《三国演义》小说的节选。
比如说草船借箭的经典片段就纳入到了小学生的语文课本当中,因此对于这本小说还是很感兴趣的,老师也建议学生们有时间可以阅读下全文。
小男孩他不知道原来龙州当地居然是南蛮之地啊,而且还能制作传说中刀枪不入的藤甲?
“当然能啊,小弟弟你对藤编感兴趣的话,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跟着你妈过来上课,对了,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别跟你妈说噢。”
“嘻嘻,好的,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下课之后,时不时有小男孩和小女孩过来询问几句有关藤编方面的。
小男孩关注的古代的藤甲,小女孩则是想着自己编织出来手提包之类的。
因为张大元的ppt当中不仅有编织藤椅的视频图片,还有藤编手提包的。
虽然这只是初始版本,价格不贵,制作的工艺也不说很复杂,却极为简洁质朴。
女性对于包包向来没有什么抵抗性,小女孩同样也是如此。
而且她们都是贴心的小棉袄想着的是学会了藤编手艺,亲手编一个藤编包包给亲爱的妈妈……
“看来你的课吸引了不少小孩子啊,这也是他们对于你的肯定。”覃丽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夸赞道。
张大元第一次上这种课,还是急于需要鼓励的。
覃丽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看法,现在看来张大元虽然年轻,估计也就是二十六七岁左右的样子。
且还不是官方认可的县级以上的传承人,不过张大元其确在做着非遗传承人的工作。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非遗文化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我同意!可惜现在的社会还是太追逐利益了,失去了耐心去学习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一直在做非遗方面工作的杨凤不由得感慨良多地道。
上课第一天,他们想着是如何快速进厂,而不是如何能够学习到藤编技艺,下课了也想着50块钱的人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