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剧透历史:从大明朱元璋崩溃开始 > 第24章 老朱:等等,哪里不对劲的感觉

第24章 老朱:等等,哪里不对劲的感觉

【经淮河抵达清河,既辛苦又花费巨大。】

【所以,陈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起,开凿二十里河渠,命名为清江浦。】

【这样的话,将湖水导入淮河,并修筑四座闸门,定时启闭,大大节省了挽运之苦。】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不错,还是懂得用巧劲的,不像隋炀帝那样蛮干。”

老朱对于未来的朱棣疏通运河的处理,大体还是非常满意的。

老朱最担心的是,老四会像隋炀帝那样。

过于求快,过于蛮干,消耗过多民力。

看到未来的朱棣,还是非常注重民力的消耗,老朱就放心了。

朱棣擦了擦不存在的汗,太感谢未来的自己了。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看到朱棣重修运河,最大感慨的应该是李世民。

前朝的隋炀帝大修运河,过于求快,基本是把百姓往死里用那种。

隋炀帝过急求成,这也进一步消耗了民力。

但是,在运河这件事,李世民觉得自己的大唐,反而要感谢隋炀帝。

为啥这么说?

很简单,骂名都是隋炀帝的。

隋朝亡了,但是修通的大运河却不会凭空消失。

修通的大运河却是作为遗产,继承到自家的大唐了。

修通好运河的好处,自家的大唐享受了。

坏处,对自家的大唐没有。

李世民对于这种只占便宜,不用自己支付成本的事情,当然是美滋滋。

这样,后人怎么骂,都骂不到自家大唐。

......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为标榜文治,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

【然后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

【第二年冬,便编成了一部大型类书,朱棣命名为《文献大成》。】

【但朱棣仍嫌此书简略,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

【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书无不包罗。】

【永乐五年(1407年),书成,朱棣赐名《永乐大典》。】

【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

【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

【自先秦至明初,所引书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除《永乐大典》外,朱棣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编书活动。】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李世民轻抚长须说:“永乐大典,不错。”

李世民指着光幕,问太子李承乾:

“承乾,父皇问你,历朝修书的意义何在?”

李承乾虽然接受的是储君教育,但终究还是有些不懂之处。

所以,李承乾想了片刻,想不出满意的答案,只好向李世民求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