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掌使臣走了,虽然他在面对朱瞻墡的时候几度出言不逊,但朱瞻墡并没有杀他。
不是因为什么狗屁“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潜规则,这条潜规则狗屁不是,之所以不杀,只是朱瞻墡留着他命还有用罢了。
所谓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确是封建时代战争的潜规则,但却并非整个封建时代都在沿用这个规则。
相反,这条规则被沿用的时间很短很短,短到和封建时代漫长的历史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条所谓的潜规则,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中原大地还没有完成大一统,各个国家不说是天天打,但也是年年打。
打的时间长了谁都烦,最终,在一系列的原因下,战争在很多时候就成了走过场,因此才诞生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条潜规则。
说白了,这条规则就是诞生自一种另类的和平时代,要真是像元末明初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谁还管什么潜规则。
再说了,朱瞻墡是谁?是一个敢在草原上公然实行车轮斩的人,是敢不分平民还是士兵,直接火烧交趾一锅端的人。
他才不会在乎这狗屁的潜规则呢。
之所以放了南掌使臣,单纯就是因为朱瞻墡想拖着南掌,等他解决完交趾的事情,到时候再回过头来收拾南掌。
在这个时代,讲规矩是一件很吃亏的事情,但有些规矩又不好不讲,尤其是坐在某些位置上的人。
朱瞻墡相信,等那个使臣把消息带回南掌,南掌就会投鼠忌器。
一来,南掌以后就不敢帮助黎利了,最起码也得收敛不少。
二来,碍于师出无名,南掌也不敢和朱瞻墡有正面冲突。
三来,因为本身就有错在先,南掌恐怕会巴不得龟缩起来,毕竟要是因为不协助宗主国平叛和支援黎利的事情被大明问责,结果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承受的了。
不过,除了南掌使臣之外,还有另一拨人也在着急的传递着消息。
……
顺天府,皇宫,乾清宫。
对于朱瞻墡“交代”的事情,张辅不敢拖沓,当天就把消息整理成奏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顺天府。
当朱高炽收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虽然此前收到自己这个儿子火烧交趾的时候他就已经很不好了,但是现在……
嗯,更不好了。
“随他去吧。”
就在朱高炽低着头站在床边,等待着老爷子的怒斥时,却不曾想等到的却是如此随意的一句话。
“啊?”朱高炽茫然地抬起了头。
“从表面上来看,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已经无法收场了,但实际上却远比以前更好处理。”
朱棣看着面前的大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交趾的事情尾大不掉,从永乐五年咱们第一次对交趾出兵开始到现在,哪怕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交战,但双方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这点没变过。”
“常年的交战,赋税什么的尚且好说,但是年年都征兵,早就让百姓对交趾这两个字厌恶透顶了。”
“瞻墡这么一闹,其实不一定是坏事。”
“明天吧。”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坐直了身体,对着旁边的总管条件打了个手势。
“明天把这件事昭告天下吧,记得把瞻墡所取得的战果描述的详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