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
吕布领大军,向东渡过泗水,正式出发。
行至戚县地界,张辽马上一揖,辞别北去。
吕布自统主力,向东南方向的郯县进发。
这是一条长达四百余里的漫长征途。
两千余人的战兵,外加几乎同等数量的辎重运输队伍,总数在五千人左右。
成廉建议,对外应号称大兵两万,方能壮吾军胆。
吕布性格素来稳重,觉得太夸张了不好,便采纳了魏越的建议,号称一万算球。
五千余人,加上车辆,前后迤逦数十里。
旗幡招展,看起来倒是挺壮观。
可是,很危险。
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被敌人从侧翼击溃。
为了安全,吕布把队伍分成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锋,他自己担任主将,成廉领一半主力骑兵从旁协助。
第二部分为宋宪部第一曲,五百人。
第三部分为宋宪部第二曲,五百人。
第四部分为丹阳军第一曲,五百人,许耽负责。
第五部分为丹阳军第二曲,五百人,章诳负责。
第六部分为辎重部队。
第七部分为后卫及侧翼警戒部队,由魏越领一半主力骑兵负责。
各部皆为两列纵队。
各部之间的距离不少于两里。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防止行军之时,某一部分遭到突袭,其余部分还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列阵迎敌。
此外,他还在行军队列的两侧布置了斥候骑兵,两人一组,前后距离不超过五里。
斥候骑兵与步兵行军队列的间距不超过两里。
这么一划分,队伍虽然前后可达三十余里,却更加安全一些。
如果东海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处处抵抗的话,那他这支部队将很难有所建树。
毕竟,玩攻城战,靠他这点人数,是无论如何,也玩不转的。
好在,东海国不是。
而他五原猇虎,无双飞将的名头,早已声震四海。
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说他来了,基本上都会智力减半,敏捷点满,勇气瞬间消失。
叠加上克彭城,破小沛的威压,效果立刻提升好几倍。
大军一路顺风顺水,所过之戚县、阴平、承县、兰陵、襄贲,皆望风而降。
让人可笑的是,大军经过阴平县时,远在百里之外的合乡县,居然也派人过来,向他表达了仰慕之意。
这真的让人很难绷得住。
也真的省了无数的麻烦。
他可以让大军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得到补充和休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战斗力。
行军第九天。
吕布命糜芳为向导,出襄贲,向沂水西岸进发。
渡过沂水,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郯县城下。
不过,从哪里渡河,却是个问题。
糜芳建议道:
“君侯,前面就是峰山了。
翻过此山,向前不足十里,就能到达子房渡。
从那里渡河后,大军可径直南下,不足五十里,即可到达郯城北门。”
吕布点点头,一催赤兔马,来到峰山顶上。
这是一座低矮的山丘。
但架不住四周都是平地,视线还算开阔。
他向东南方向眺望,发现一条大河,自北向南,奔腾而下,知道这就是沂水。
水势还挺大。
若徐璆派兵守住渡口,要想快速过去,还真就十分困难。
他正担心,成廉飞马来报:
“君侯,吾已探明,子房渡无兵看守,可放心渡河。
徐璆拒不投降,却拙于用兵如此,真自作孽,不可活。”
吕布道:
“休要轻敌,待我前去观看。”
他策马来到渡口边上,仔细察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