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正。
雨后的街上人来人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混合青草的气息,卫蘅和沈清欢肩并肩,朝着护城河方向去,
路边有不少小商贩,吆喝着面前的物什。
沈清欢看见有不少是卖发饰,心里顿时涌起一丝危机感。
“过去看看?”
卫蘅时刻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只是一个眼神,就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好!”
老板很热情,瞧见他们过去,笑盈盈说道:“姑娘,公子,看看可有喜欢的?公子,我这今日新来了些发簪,您要不要看看?”
老板一边推销,一边还不忘给卫蘅使眼色。
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小姐,这般郎才女貌,真真是般配的很。
沈清欢没有揭穿老板的小心思,继续打量着摊位上的发饰,最后挑了一块云纹玉佩。
水头差了些,但胜在雕工精致。
“老板,这块玉怎么卖?”
老板正向卫蘅推销发簪,瞧见沈清欢手中的玉佩,眼底精光闪现。
“姑娘好眼力,这可是小人着最好的东西,您若真心喜欢,十两银子如何?”
“十两?”
沈清欢翻了个白眼,气得差点骂人。
“这玉佩水头极差,里面还有棉,质地普通,雕工更是一般,如何能值十两?是不是天太黑,让你瞧不清楚,要不要我帮你找个亮堂的地方,仔细瞧瞧?”
老板原以为就是两个不缺钱的主,打算坑一个是一个。
没想到居然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儿个遇到了个行家。
“姑娘,您小声点,这玉佩你喜欢就八两如何?”
“太贵。”
沈清欢摇头,“最多二两,多一文都不要。”
这块玉佩若放在常乐镇,只怕连五百文都没人要。
老板脸都白了,哪有这样讲价的。
“姑娘,还请您手下留情。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就靠这点东西养家糊口,二两真的不行。”
“那我不要了。”
沈清欢转身就走,心里却在默数一,二,三……
“姑娘稍等!”
老板越过摊位,将沈清欢拦下来,沉沉的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二两就二两吧。”
这些东西在卖不出去,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沈清欢接过老板手中的玉佩,却递给他五两银子。
老板一脸愁容,“小的找不开。”
“不用找。”沈清欢摆了摆手,笑道:“这玉佩质地其实可以,我只是喜欢买东西压价,没想让你吃亏。”
老板怔愣的看着手里的银子,好半天没从她的话里反应过来。
等回过神时,人都已经走远了。
老板感激涕零。
这姑娘,是好人呐……
……
沈清欢举着玉佩侧身看着卫蘅。
“玉佩送你。”
“当真!”
卫蘅有些受宠若惊。
“当然!”沈清欢语气坚定,目光落在他腰间,已经有一块上等的和田玉,两块放一起对比,好坏一目了然。
“只要你不觉得这块有瑕疵的玉,丢了你小公爷的身份就好。”
“怎么可能。”
卫蘅手忙脚乱把腰间的玉佩取下来,随即背过手,身体往沈清欢方向侧了侧。
用意明显。
沈清欢笑了笑,一贯冷静自持的人,竟也有这般幼稚的时候。
不过,吐槽归吐槽。
她还是亲手将玉佩系在他腰间。
“瞧着好像还不错。”沈清欢煞有其事的看了两眼,很是满意。
“确实不错!”
卫蘅凝望着她,眼中满是笑意和餍足。
一语双关。
稍时,他牵起她的手,继续前行。
不远处,两个相貌不凡,衣着华丽的年轻男子睁大眼睛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老二,是我看错了?”
前面那人怎么瞧着有些像老三?
说话者不是旁人,正是卫家大公子卫谦,站在他身旁着玄色锦缎长衫是他亲弟,卫家二公子卫杰。
“没看错,确实是老三。”
卫谦愕然,“开什么玩笑?老三对京城世家千金避之不及,又怎会相邀夜游泛舟?”
“应当不是京城的世家千金。”
卫杰微微眯着眼睛,略略思忖片刻,便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卫谦茫然,“还有,你怎么知道那姑娘不是世家千金,我瞧着感觉有些眼熟,不过不记得在什么地方见过。”
卫杰道:“世家小姐多傲慢,这姑娘清丽淡雅,瞧着甚是温纯,那些个庸脂俗粉比不的。
当然,大嫂除外!”
卫谦闻言有些气恼,拍了下他的后背。
“混小子,话别乱说,仔细母亲收拾你。”
“况且,你正在跟兵部尚书裴大人家嫡女议亲,这话若是传到裴家人耳中,你的名声在这些世家小姐之中算是毁了个彻底。”
卫杰不在意,“毁了就毁了,与其娶个不爱的姑娘,不如一辈子孤家寡人。”
“我倒是有些羡慕老三,能找个心意相通的姑娘。”
卫谦笑笑,没说话。
他们这样的门庭,婚姻之事从来由不得自己。
“行了,回家!这事先别告诉母亲。”
“知道!”
卫杰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母亲正在为他们兄弟二人的婚事着急上火,若知道老三跟一个姑娘家走得近,怕是连人家祖上八代都要查个遍。
卫蘅全然不知自己的行踪被两位兄长瞧见,这会儿他们已经来到河边。
几艘画舫停靠在码头,付了银子正要上船,耳畔传来一个娇滴滴的惊呼声。
“蘅哥哥,你也来游湖吗?”
是个十四五岁的年轻姑娘,身着锦衣华服,发髻上插着一支缠花步摇,俏丽中带着几分矜骄。
她的目光略过卫蘅,落在他身旁的沈清欢身上,绯红的脸上闪过些许阴冷,但转瞬即逝。
卫蘅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宋绍华,当即挡在沈清欢面前,遮住她的身影,客气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