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见状,慌忙跪于帝前道,“益儿此次回鹘之战,旬月未回,为娘心若油烹。此次能全身而退,不论结果,为娘都心内大石落地。”
旋即又收了眼泪,正色道:“官家,哀家亦知有亲政之心。然您年纪尚年轻,未有治国方略。待儿励精图治,哀家定将政事双手奉还。”
赵祯泫然,默然不语,亦未再提及亲政一事。
至明道元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明道二年,岁在癸酉,太后薨。帝听闻左右言及刘氏当年“夺子”之事,方知其母另有其人——李宸妃是也。想起儿时数次遇李宸妃情形,不禁大哭。乃追封生母为太后。同年,西平王李元昊推翻其父李德明之睦宋政策,谋求去宋化,派军攻占吐蕃猫牛城,大肆屠城,生灵涂炭。而此时,赵祯已然不再是18岁时的热血少年,面对吐蕃的援兵请求,官家淡然以对——甘州也好,猫牛城也罢,所谓兼济天下,也得自己“闻达”,而官家认为,自己的江山还并不稳固。
宝元元年,清明。
官家兴致颇高,一早便让陆怀熙领一众小太监钻木取火,引燃榆木条。再将木炭分赐众臣。官家喜这分赐新火的习俗,颇有点传承的意思。
话说这钻木取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官家便在后宫排开阵势,引了众妃嫔观太监取火,谁先引燃榆木枝,便是重重有赏。官家命人摆了果盘、饴糖并麻花、馓子一大桌,与妃嫔围坐取乐,倒是颇有点人间天伦的意味。官家情知这帝王家,后宫别院,女眷勾心斗角之事少不了,也无从整理。只得每年节日,聚众逗乐,领略些许寻常人家的布衣之欢。
五代时和凝有宫词曰:
司膳厨中也禁烟,春宫相对画秋千。
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
官家与众女眷边吃边赏太监钻木取火,待第一名出现已经过了三个时辰,满桌子点心也都一一进了众人的肚子。官家笑着揽了皇后曹氏,亲自赏了小太监三尺红绸,黄金百两,那小太监乐得眉开眼笑。
闹了几个时辰,官家也乏了。便扔下妃嫔,一个人径直回了福宁宫。这福宁宫自太祖皇帝开始,皇上便在此就寝,戒备森严,宦官、近侍均有看护。却说这日清明,官家分赐新火之后,回了福宁宫,摒退左右,只留了陆怀熙伺候更衣。那陆怀熙随手将出门前官家搭在案几上的寝衣拿起,只听得“咣哴”一声,似乎一金属物件自几上滑落。陆怀熙蹲下身子拾起,递给官家,“皇上,这是什么,奴才没见过呢?”
官家接过那金属物件,定睛一看,乃一青铜烧制而成的刀币。手感轻小,长约4寸左右,瞧这模样倒是很有点春秋时期燕明刀的意思。
“刀!皇上这是刀?!”
“嗯,严格说来是一枚刀币。”
“哎呀,刀!不好了,有人要刺杀皇上了!”那陆怀熙听得“刀”字便大惊失色,不由分说张口便喊。
官家哭笑不得,慌忙掩了他的嘴,“喊什么喊,要刺杀朕,还等那么久?朕踏进这间屋子便没命了。”
“那皇上,这刀什么意思?这刀哪里来的?这刀是谁放的?这刀……刀……”
“别大惊小怪,这不是刀,只是一枚刀币。刀币知道吗?是春秋时期,嗯,古代的铜板。”官家觉得陆怀熙没什么文化,多说无益,便简略地说明刀币的由来,那小太监才松了一口气。
“皇上,敢情有人给你送铜板来啊。”
官家神色一凛,“有人给朕送铜板来!”想想这皇宫大内,尤其是这后宫,戒备森严,如何有人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时给朕送铜板呢?而且这个铜板是何意思?
细观那刀币,刀背略弯,刀身上宽下窄,确实很像是古书中记载的春秋时期,燕国的刀币“明刀”,这燕明刀的刀身刻有古体字“明”。但是观此刀币,刀身亦有刻字,但此字官家却不识。
官家更衣后摒退陆怀熙,并且吩咐其对此事守口如瓶。官家看着这枚刀币,刀身上的刻字,字体方正,笔划较繁琐。官家看着刀币沉思良久,忽的想起之前有潜于兴庆府的探子密报,李元昊有自创文字之心。若是如此,难道这刀币上的字,是李元昊创的文字?官家心下一动,若这刀币果真是李元昊的西平之物,他巴巴地“送”了过来,想必也是大费周章:货币、文字、刀分别代表着商业、文化、军事……这小小一枚刀币涵盖的意思却极深极广。官家意识到,这李元昊是真要立国了,送这刀币,便是告诉官家,当年所谓的“三国鼎立”之言要实现了。
李元昊果真没有忘记当年的那一番对话,也在一一兑现。最为可怕的是,这深宫大内,高手如林,什么人能够将这刀币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于他福宁宫的案几上。这可是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这可是一国之君就寝的地方,竟然被人轻易“攻破”,所有的防线皆失灵,赵祯不由地生出某种恐惧,有那么一刻,赵祯不敢相信任何人——尤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官家紧紧攥着那枚刀币,那刀币上的凉意似乎浸入了骨髓,再一点点凉了他的一颗心。
旬月过,李元昊称帝,建都兴州,国号夏。
较量才真正开始,大幕正徐徐升起。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