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居就在路氏的住处后面,是苏府环境最好的院落。
苏秦虽然在女色上有所诟病,不是合格的丈夫,但他却是个极其孝顺的儿子,在苏府事事以苏老夫人为先。
苏老夫人喜静,所以苏秦嘱咐府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无论是谁,都不许在墨韵居附近喧哗。
因着苏秦的这般态度,就连路氏身边出来的人,在和苏老夫人身边的仆妇打交道时,态度也是恭恭敬敬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苏老夫人信奉佛祖,她住进苏府后,在墨韵居的西厢房专门开辟了一间佛堂。
大多数时间,她都在佛堂里诵经拜佛,不理俗世。连晚辈们每天的请安都免了。
在墨韵居伺候的都是跟了苏老夫人一辈子的老仆,整个院子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
平西锦刚踏进院子,对墨韵居的第一印象就是——静。
这里不像路氏所在的浅月阁,那里有许多婢女在忙碌,人来人往,热闹异常。
整个院子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人影,要不是有一个老妇人在门房处守着,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没人居住。
怪不得苏秦会认为苏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任谁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这样想。
平西锦只管在青杏后面充当背景板,在她提到自己的时候,大大方方地走上前来,好让对方能够看清她的模样。
因为青杏提到了苏秦,说这是老爷的一片孝心,请老夫人不要推辞,平西锦很顺利的就留在了墨韵居。
留下之后,平西锦才知道墨韵居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凄凉一点,而是真的人手少。
三进三出的院子里,只有不到十几个下人,还包括了小厨房的厨娘和贴身伺候苏老夫人的人。
在别的府上,下人们住的都是大通铺,好一些的是几个婢女同住一屋,就算是最得宠的大丫鬟,也是两个人一起住。
结果管事嬷嬷大手一挥,把她安排到了后罩房里,让她单独住一间屋子。
当天下午,管事嬷嬷让人带着平西锦,去库房处领了府内统一发放给丫鬟的两套衣裳,和一些干净的被褥,让她仔细收拾一下,明天再正式拜见苏老夫人。
带她出去的是在厨房打下手的小丫鬟圆圆,她是厨娘的侄女,和平西锦同龄。
平西锦没来之前,墨韵居只有她一个年轻女孩子,这次好不容易来了能一起说话的伙伴,一路上圆圆显得十分开心,和她说了好多苏老夫人的忌讳和喜好。
第二天,平西锦并没有见到苏老夫人的面,因为昨晚正房的窗户没有关紧,使老夫人着了凉,染上了风寒,此刻大夫正在屋里诊脉。
墨韵居里顿时忙做一团。
知道一时之间见不到苏老夫人了,管事嬷嬷也让人来传了话,让她不用等了。
墨韵居因为人少,大家都相处的很融洽,也没人摆什么架子。
倒是圆圆的姑姑,见到平西锦虽然和自家的侄女同年,但是却比圆圆矮了半个头,又听说了她的遭遇,盛饭的时候不仅给她盛得满满当当,还给平西锦多放了几块肉,说让她多吃点儿,好好养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