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锦迟疑了一下,“读过诗经和女诫,能够识字。”
她今天写在地上的是诗经里的一篇文章。
苏老夫人此时化身成和蔼的邻家老奶奶,放下了诰命夫人的身份,罕见地和平西锦聊起了天。
“你是用什么样的笔写的,怎么看不出来?”苏老夫人点点头,又问。
苏老夫人出身门第世家,不管是嫁人前,还是嫁人后,都没有为银钱发过愁,她还不知道穷苦人家的孩子如果想读书,就必须想尽各种办法,来省下一笔开支,什么稀奇古怪的方法都要试一试。
平西锦耐心地解释道:“这是烧焦的木炭留下的痕迹。”
“怎么不在纸上练习?”
“因为,因为在纸上练习太浪费了。”平西锦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发。
苏老夫人接下来的话,阻止了平西锦接下来的行为,她并不吝啬对他人的赞美,即使对方的身份低下,“这么好的字就应该让人欣赏,而不是白白擦掉。”
得到了苏老夫人这句话并不容易,因为老夫人本身就是半个书法家,她已经练习了一辈子的书法,对这种字体研究比她透彻多了,得到她的认同很不容易。
平西锦微微松了一口气,看来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曾经有些人为了讨好苏老夫人,专门学习了书法呈上来给她看。只不过苏老夫人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其他的目的和算计,知道学习书法并不是出自他们的真心,即使再好,她也没有评价过对方。
不过平西锦的字,倒是和她最疼爱的孙女锦绣写的字有相似之处。
走的时候,苏老夫人留给了她一句话,说:“既然喜欢就要坚持下去,我房里还有许多不用的纸和笔,随后让嬷嬷给你取来,就当做是赏给你了。”
平西锦随即又行了一礼,郑重地说道:“谢老夫人的恩典,奴婢感激不尽。”
苏老夫人走后,平西锦换下感恩戴德的面孔,兴奋地对福宝说:“怎么样,我刚刚的演技有没有进步?有没有让人觉得我是一个在艰苦环境下,不畏艰险,努力学习的小姑娘。”
“勉强算过关,至少这里的人都看不出来。”福宝全程看了平西锦和苏老夫人相处的情景,在心里给了她打了一个中评,留给了平西锦进步的空间。
傍晚吃过晚饭,管事嬷嬷就让人把东西送了过来。
平西锦接过苏老夫人赏的东西,看过后发现上面有着澄心斋的印记。
澄心斋是金陵城价格最贵的书斋,同时也是最好的,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也只有苏府这样的大户人家,才会觉得这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这也证明了,她选择走苏老夫人的路子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