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总角号上的人想起那些俘虏的时候,派着军队准备到海岛上对他们进行惩罚时,当孩儿兵走到海滩上,发现这里只剩下了一些女人,所有的男人都不见了。
有些老水手就想把这些女人带到船上,但被林夕严令制止了。
虽然石荣天等为代表的老水手虽然有所不甘,但是在林夕强令之下还是没人敢把这些女人带回船上。
而且就是为总角号提供情报的那三个女人也被压到飞羽号上去了,趁着海盗还没有来的时间,总角号开始做战争准备。
同时林夕用小船想把两艘海沧船脱离那个地方,但是没有成功,只拖动了十来米,由于潮水的快速下降,使两艘船和总角号成了一个三角形位置状态。
于是林夕利用他的身份强行接过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并且以陆战的方式以三个三艘船为支撑点,把部队一分为四。
以石元磊指挥其中的一部驻守出云号,石荣天带着其中一部驻守飞羽号,而林夕带着孩儿兵一半儿的部队驻守总角号。
林夕把他这次带回来的一批300支西班利亚的“穆什克特”火枪分成三部分。每艘船放置了10支。
而林夕拿出来的这批火枪就是西夷著名的火枪。这支枪在后世的名声很大,其实他的出名是“政治”上的出名,实际上这种火枪的科技含量并不是十分高,与大明军队这时使用的火铳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穆什克特”火枪出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军队里十字弩与火绳枪同时存在着。
当时训练有素的射手每3分钟可发射2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100米-200米。
西班利亚人研制了一种后来在整个欧洲最负盛名的火绳枪“穆什克特”火枪,该枪长约1.8米-2.0米,重约8千克-11千克,子弹重约32克-50克,口径在23毫米以内,从枪口装填弹药,射击时须放在叉形支架上,最大射程为250米,可以射穿当时骑兵的盔甲。
火绳枪战术技术有独到研究的西班利亚将军萨罗·德·科尔多瓦在国王的支持下,于16世纪初建立起欧洲第一支正规的火枪步兵部队,这支部队所有的官兵均使用“穆什克特”火绳枪。
他还设法解决了15世纪的一个基本步兵作战课题:即如何保卫野外作战中正在装子弹的火绳枪手的问题。
他把火绳枪手与长矛兵混合编在一起,长矛兵为火绳枪手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并利用进攻突击使火绳枪手的轻兵器火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时,只有长矛兵为火绳枪手提供可靠的保护,才能保证火绳枪手有一个安全的输出火力的环境,它意味着以火绳枪为主力的西班利亚大方阵从此步兵在战争中逐渐胜过了骑兵。
这种新的编队体制,即后来人们所熟悉的“西班利亚方阵”。
方阵的编制通常是这种形式,长矛兵排成密集的三个横队,每个横队正面为50至60人,纵深为20列。在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士兵。
这种坚固而具有机动能力的密集队形其宽度约为150米,纵深100米。在方阵的四边外侧各排列着一列火绳枪士兵,还派出一独立的分遣队从事小规模出击。
16世纪下半叶,西班利亚军队曾经威震一时。其原因正是它采用了西班利亚方阵这种军队体制的缘故。
长矛兵有效地限制了敌方骑兵对于方阵的进攻。此后,西班利亚军队依仗火绳枪的威力和优秀的西班牙大方阵战术,彻底击败了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法国军队,称霸欧洲数十年。
战争的效应刺激着欧洲各国的仿效,火绳枪迅速成为步兵团队的主要武器,重甲骑士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曾经一盘散沙的步兵又重新获得生机,依靠火枪与纪律将不可一世的重装骑兵为主要装备的封建骑士领主赶下了战争舞台主角的位置。
但是林夕手里这批火枪的来历是十分有趣的。
在以张承恩为代表的谈判团队达成协议之后就要举行双方的签字仪式。
这签字仪式就是以林夕为代表的大明一方,以总督哈罗德忽多拉美为代表的西班利亚殖民政府一方,互相交换由对方文字组成的文件然后签署文件。
但是文件有一个仪式性的动作,那就是双方代表将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一遍。
林夕由于没有参加具体谈判所以对西班利亚人的文件根本就没有见过。
林夕想看一下自己的拉丁文水平如何,便将条约一字一句的认真看下去。
当林夕看完之后直接把文件摔在桌子上,愤怒的站起来。
林夕用流利的西班利亚语说道:“总督阁下,你们耍这种花招有意思吗?如果你们不想促成谈判,可以直说,没有必要拿这样的文件来羞辱我们!”
说完林夕转身就走了,林夕在这份文件中发现了和用汉字书写条约文件的其中的三个没有的内容。
一、传教士可以在大明传教,并且信教的信徒和传教士受条约的保护。大明政府处置这些人时必须经得西班利亚殖民政府的同意。
二、任何传教士在广东省可以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广置产业。为了保护这些财产必须允许教会组建自己的小规模的民团武装。
三、允许教会在当地贩卖赎罪券而且这些收入不必像明朝政府缴税。
这不但是干涉了中国的内政,而且把中国的夷教信徒和中国的广大人民分裂开来,信徒成了所谓“教民”,受条约的保护。势必使大明信徒脱离大明政府的管辖,而使教会团体成为一些分布在各地而受着外国保护的‘国中之国’而且他还有组建军队和收税的权利,这根本是大明官府不可能容忍的。
林夕突然的暴怒和他说出的流利的西班利亚语惊呆了当时谈判的所有人。
但唯独有两个人毫无意外的样子,那就是西班利亚方面是总督哈罗德忽多拉美、主教塞纳德·卡拉梅大人。而林夕摔门而出的行为也仿佛没有出于两个人的意料。
林夕愤怒的走出教堂而其他人也只能跟着林夕离去,林夕回到住处之后便命令所有人收拾行李,准备回国。至于林夕如何会说西班利亚语,其实林夕原本西班利亚语虽然说的不流利,但是他是能说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和夷人之间的交流,他已经能够熟练并准确的使用这门语言了。
在收拾行李的时候,石天鸿曾经问过林夕:“你既然能够流利的说出夷人的语言,还能看懂他们的文字,你为什么不直接参加谈判,促使条约的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
林夕语重心长的对石天鸿说:“我会说他们的语言认得他们的文字,这是我的事情但是与他们谈判必须使用汉语,这是尊严问题。
以后你担任商管的负责人商馆主事,必须严格遵守这个规定。那就是在正式场合你一定要说汉语。
即使明知对方听不懂,哪怕你在说过之后亲自给他们翻译,也必须用汉语,这是一个商管主事的尊严问题。
如果你不这么办,那些西班利亚人根本不会看得起你。如果你这么办,他们反而会尊重你!”
看着莫名其妙的石天鸿,林夕拍了拍石天鸿的肩膀并意味深长的冲他笑了笑。
石天鸿说,“你既然都已经摔门而走,他们还会签署这个条约吗?”
林夕冲他一笑:“咱们两个打一个赌。在我离开之前,他们肯定会派人来道歉并修改条约内容的。如果这个赌我赢了,你以后就照我说的办。”于是两个人击掌为誓。
而西班利亚殖民政府方面没有任何反应,张承恩和石松亭都对林夕表示可以和菲西殖民政府认个错,然后把文件修改回来就可以签字,但林夕表示坚决不同意。
直到林夕带着所有的行李都已经装船,马上就要登船的时候,西班利亚方面是总督哈罗德忽多拉美和主教塞纳德·卡拉梅大人才派出他们的私人代表说明政府绝对不知道此事,并且表示总督经过调查是下面文员干的事,总督还私自赠送了一批礼物给林夕。
这批礼物就是十套西班利亚板甲,还有这300支火枪。而教会表示的歉意就是那批半卖半送的武器装备。
林夕随后又回到了他的住所石家的店铺,等待双方人员对文件条约的核对工作。
等核对完毕,把原始文件拿来给林夕亲自过目,林夕这一次经过仔细检查双方的文件没有什么出入。
林夕还不放心,非让对方加上一条,如果双方发生意见的不同,以汉字文本为标准。
经过了几次商谈,对方同意,但文件也增加了几条,那就是可以在货站和商管所所属的农场中增加100名民团士兵。同时对应的条款是大明政府允许西班利亚商船在澳门停靠。
林夕这时才知道现在的澳门并不是后世的所谓殖民地。澳门是处于广州省的香山县管理就是当地的葡萄牙人,如果犯罪的话,也会被拉到县衙去打板子的。
现在所谓的澳门殖民政府实际更类似于中国的同乡会馆。
中国政府看待所谓的澳门总督的时候,只不过是这些西夷同乡会的领头人,至于澳门所拥有的军队,就相当于大明世家,大族的养的私兵。
这些士兵还要接受大明政府的指挥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无条件的出兵,为大明而战。
实际上他们相当于大明中的半土司地位,以前西班利亚人商船停靠澳门经常遭受当地葡萄利亚人的抵制,现在有了大明官府的同意,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停靠补给和贩卖货物。
林夕之所以要接手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因为他发现无论是石元磊也好,还是石荣天也好,他们没有丝毫组织陆军作战的经验。而三艘船都已经搁浅,就相当于三个堡垒,这跟海战时船只可以自动四处游弋的情况完全不同。
石元磊好歹还经过那个军官短训班的培训知道如何指挥陆战,而石天荣完全是海盗的打法。
所以林夕便接过了军事指挥权并给他们做出了军事部署。虽然林夕也没有指挥过实战,可是林夕虽然没有吃过猪肉,但可是他看见过猪跑啊。
林夕按照船上火器的射击频率和远近分配。把所有的武器装备分成了三份,交给了石元磊和石荣天两人,并告诉他们如何部署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