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在大明做翻译 > 第二章 桃花渡口

第二章 桃花渡口

他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收发公文信报工作,只不过是换到了郑和的船队里。他不知道到底要在这里等多久,也不知道现在出海的准备工作进展到了哪一步,更加不知道郑和在做什么,甚至因为那些不停进出营地的来自朝鲜、琉球、日本的商人使臣,让他连目的地是不是西洋都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不过计言这个人,总是可以从积极的方面来思考问题。虽然在这边目前也只是普普通通的通译,但是比起在锦衣卫经历司来说,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一是虽见不到郑和本人,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但是同时也免去了计言内心的矛盾,诏狱里那位黑影交代的任务,他自可以名正言顺的抛之脑后,不用去想。

二是这里每天都有各种人来来往往,虽然计言跟每个人也许只有三言两句的简单交流,但能感受到大家情绪高涨,气氛热烈,跟成日里死气沉沉的锦衣卫衙门内真是两个天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心里想的开,啥都不是事。

到桃花渡报到二十几天后,一个传令太监来到通译们的办事场所,传达了一个消息。

“郑和郑大人今天晚饭后要召见营地里的通译们!”

通译们一阵欢呼,连计言在内的这十来个通译来的时间有长有短,时间长的已有月余,时间短的则刚来几天,不过有一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没有见过这位深得皇帝器重的郑大人。

吃过晚饭,整理了一下仪态着装,计言跟着其他人一起由一位小太监领路,穿过绵延数里的营地,来到了郑和帐中。

这是计言自打魂穿以来,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历史人物”。

大帐内外烛火通明,计言眼前的郑和有着不太符合这个时代的魁梧身材,着一身便服,此刻正背对着大家,在一个记录着东海海域情况的地图上不停的比比划划。

一个年纪与郑和相仿,但身材矮小一些的太监,手中拿着纸笔,在郑和身侧服侍。

郑和其时不过三十余岁,他十一二岁的时候与叔父们一起在云南被明军所俘,之后其他族人大半被明军所杀,他因年幼躲过一劫,更在十三岁的时候被宫廷选做侍从而遭受了“宫刑”,十四岁被选进北平燕王府,随后跟着燕王朱棣鞍前马后,更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并深得新皇帝的信任。

永乐二年正月初一,被朱棣赐“郑”姓并升任四品内官监太监,随后领旨在多地督造宝船,招募船工随员,在不久的将来,他即将代表大明朝出使海外。

通译们进到帐中后依次站开,垂首不语,大家都默默的在等待着郑和发言。

带领的小太监向侍奉在郑和身边的太监示意人都已经到齐了,那位随侍的太监见状走近郑和耳边,耳语了几句。

郑和转过身来,面朝大家,满意的从每个通译脸上扫过,看着这一个个年轻充满朝气的面孔,他神情虽稍显疲惫但情绪还是很不错,微笑道:“今天是第一次与诸位通译们见面,大家不用这么拘谨。相信大家对于船队目前的情况,以及出使的目的也都有所疑问,所以今晚特意叫景弘。”说着指了指身边随侍的那位太监。

“景弘他追随我多年,也是此行的副使,把大家叫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次出使的情况。”

虽然此时是笑着说的,但是由于郑和中气十足,因此大帐之中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郑和讲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每一个通译,看到并没有人提出什么疑问,便接着说道:“今天下已定,皇上宏图志在四方,欲遣本官率人马船队出使西洋,以示我中国之富强。然而近来倭寇日益猖獗,扰我沿海州县,让我水师官兵难以分身。我已奏明皇上,船队人马已齐备,但若要下西洋,必先平东洋。圣上业已准奏,命我率众先遣出师东洋,绝倭寇之祸,再图西洋。”

郑和沉吟片刻,继续道:“而我在明,敌在暗,倭寇之乱历久难平,一是因为他们神出鬼没,很难得到他们有效的信息情报,二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都有人跟倭寇暗通消息。贼人们在我国有内应的问题且先不提,有效的情报收集目前已迫在眉睫。因此本官决定,先遣人前往数个倭寇之巢穴所在,摸清楚情况,查实他们的落脚点、人数、火器装备情况等,务必做到知己知彼。待我大军抵达日本之后,宣旨日本王,携其一举扫清倭寇之患,此役只可成功,否则我大明之威武水师则将被永远困于东洋,疲于守边剿匪,再无力志图西洋。”

大帐内外,火把正熊熊燃烧着,正如此刻计言体内沸腾的热血。他来自现代,中国与日本近代的恩怨让他比在场的其他人更迫切的渴求能去做这件事,此刻的他真恨不得马上就能飞到日本去,抓几个倭寇扔到帐前给郑和发落。

郑和的语气逐渐轻柔了下来,他一边来回踱着步,一边放慢了语速说着:“不过此行也是凶险异常,因今日我大明与日本之关系若近若离,若是行动之中出现了意外而致被捕,朝廷是不会出面替你们与日本交涉的,你们可能只得自求多福而不能指望有外援。当然,我不会只安排你们独自前往,每一个目标,我都会安排或精干军士或锦衣卫校尉等与你们一起,也会联络熟悉该地的客商给你们做掩护。”

“不过这些都只是保全措施,差事仍然凶险异常,所以我希望你们之中愿意接下这差事的人,自己报名。”

郑和说完这番话,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他停下脚步站在大帐正中,静静的看着这些通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穿越大宋娶公主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