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在大明做翻译 > 第五十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五十一章 蓄势待发

不过从那之后,阮小义每天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天禧寺里,能晚回家就晚回家。

天禧寺这破工程,一年前什么样,现在也只有看得见的几处小变化。

郑和从泉州回来之后,就只有一部分时间还在这个工程上了。

有人推还推不动呢,没人推,也就更没进展了。

好像皇帝也给忘了这茬,没再继续提。

不过皇帝忘不忘的,计言一点不关心,他每天只要混混日子,不要少了他的俸禄就行。

他只一心等着郑和下西洋。

四月底,天气已经热起来了,这天郑和在天禧寺召开了一个会议,计言也被邀请参加。

参会的人不少,计言先四下打量了一圈,他注意到参会的都是郑和去日本的老部下,没有工部的人,便心下暗喜,看来这会跟天禧寺工程没啥关系,那就应该是要准备下西洋了。

郑和情绪饱满,意气风发,对着众人宣布道:陛下已经下旨,命他领正使之职,即刻开始选编人员,往太仓刘家港集合,待集合完毕,即刻启程远渡西洋。

计言心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会议上,郑和显然情绪相当不错,还跟众人分享了一个趣事。

郑和继续向众人讲解道,天子召见之时,一边与自己商议出使西洋之事,一边还给自己说了个故事。

大明刚立朝之时,江山不稳,当时还尚未统一全国,那时就有倭寇来骚扰明朝沿海,地方官上了个折子给太祖皇帝朱元璋,问:“皇帝,怎么办啊?”

朱元璋思索一阵,大笔一挥,直接发了一道圣旨。

那圣旨上写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说完故事,郑和接着对众人说道:“倭寇扰我数年,经去年我等出使日本,迄今已约一年。这一年来,我海疆平静,东海之上,熙熙攘攘。未再听闻有倭寇出没,这是我大明之福,也是尔等之功。此天时地利之际,不知尔等是否愿意随我远赴西洋,再立不世之功?”

自然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回应“下官愿意!”

计言当然也在这呼喊的人群之中,不过他可能比其他人更激动一些,因为他比起在场的所有人,甚至包括郑和本人在内,都更清楚这场航海运动的伟大。

散会之后,就是各人回家,该告别的告别,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

计言没啥可收拾的,他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南洋度假套装。

找人做了几件到膝盖的短裤,还有几身特别定制的类似于T恤的上衣,又买了好几把湘妃竹扇,只待郑和一声令下。

他没回家,而是直接跑去了南镇抚司衙门,悄悄找到了梅雨宁,向她透露了这个消息。

梅雨宁听完略微有些吃惊,看来他们家现在真的是与外界隔绝了,要是按照以前,估计梅驸马早就打听到消息了。

自从去年刑部的李大人被抄家之后,梅驸马府一直保持着闭门谢客的态势,直到今天也没有松懈。

梅雨宁跟计言道:“我目前还没接到差遣,不过父亲是肯定希望我也一起去的,毕竟之前我得到消息,允炆哥哥确实就在南洋。”

计言道:“这事儿也许不需要你父亲帮你打点,我这就回天禧寺一趟,找副使王景弘说一下。”

梅雨宁欣喜道:“这敢情好,父亲现在的情况也确实不宜再出来走动。”

计言看了一下四下无人,向梅雨宁使了个眼色,道:“放心,你男人还是靠得住的。”

梅雨宁默默笑了笑,没再说话。

事不宜迟,计言便忙不迭的又赶回了天禧寺,找到了正在整理人员花名册的王景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从纨绔到拥兵千万!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