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在大明做翻译 > 第六十九章 山中雨夜

第六十九章 山中雨夜

虽然距离这里一天路程的地方就打过仗,但是要钱不要命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多的很。

就这么过了半个时辰,天色愈发昏沉了,风也刮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又一阵台风要来了。

他们三人行至此地,终于来到了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地,而且也终于重新做又住上了房子,告别了风餐露宿的日子。

因此计言、梅雨宁、孙大勇收拾完今晚住宿的屋子后,决定凑在一起开个小会,商议一下之后的安排和打算。

他们先把携带的一些重要行李,重新又对了一下,算是对当前情况重新核算一下。

首先是他们来的时候,王景弘给的金币和铜钱。

明初在货币上进行过一次不算成功的改革,那就是明初发行了大明宝钞定为官方货币,这是一种纸币。

从洪武八年起,官府就禁止民间的金银交易,不过铜钱可以。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更是曾经“令军民商贾所有铜钱,有司收归官,依数换钞,不许行使”。不过这政策很快就名存实亡了。

因此在明朝大陆,合法货币是大明宝钞,还有洪武通宝。

但是真正在明朝,市面上流通的虽洪武通宝不太多,主要原因有二。

一来是这铜钱本身就锻铸的不多,还暂停过几次,二来是很多洪武通宝都被拿去进行海外贸易了。

这点在海禁的洪武年间还不明显,到了建文以及永乐年间,已基本开放了海禁,就愈发明显了。

洪武通宝的购买力超强,但是明朝国内不多,而且越来越稀少。

这铜钱都集中在从事海外贸易的人,或者干脆就大量的都流落在海外,内陆地区普遍使用的是大明宝钞,但是贬值的速度很快。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山东还有福建的那些海商这么富裕的原因之一,不完全是贸易本身赚钱,还有就是他们用的货币没有通货膨胀。

郑和等人出海前,朱棣特意命人打造了很多的“大明永乐”金币,作为行商海外还有赏赐藩邦君臣之用。

计言当时从王景弘处领了五个金币,两串洪武通宝。

这金币倒是也没什么稀奇的,就写着大明永乐,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个头也很小,五个金币大概不到一两。

临行前,为了防止钱都在计言一个人身上,要丢全丢的潜在风险。

计言将这些钱分配了一下,他自己带着三个金币,梅雨宁一个,孙大勇一个,此外,洪武通宝也是分开,自己带了一串,梅雨宁和孙大勇各半串。

不过这一路上,基本是风餐露宿的,也没机会用上,所以此刻都拿了出来,对了一下。

钱还都在,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除了金币和铜钱,他们还带了一些简易绘图的东西。

计言、梅雨宁、孙大勇每人都带了一些桑皮纸,他们的想法是如果找不到现成的地图,用在桑皮纸上大概画一下。

这桑皮纸呈淡黄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可见明显的纤维结构,平时最常用的目的是官府的典籍书册。

还有就是拿桑皮纸作为书页,外观美观,手感顺滑。

这玩意儿发源于汉代,一直用于高档书画、高级装裱用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也有广泛应用。

桑皮纸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易磨损,不怕雨淋日晒,所以很适合他们此行的情况。

他们三人对着行李的功夫,只听远处一声炸雷哄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众人抬头向外望去。

屋外狂风大作,远处更已是一片电闪雷鸣,看来积压了几天的风雨就要来临了。

没多久,伴着呼啸狂风,盆泼一般的大雨就从天上倒了下来,顷刻间,暴雨如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