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后,林浩连忙解释道:“她是我在美国读大学时的一个朋友,很普通的朋友。”
沈语熙微笑着回应:“你不用特意解释的。”
用餐完毕,沈语熙主动承担了洗碗的职责。林浩则陪伴在旁,两人闲聊的话题,渐渐转向了“灵笔”的产品设计。
“前几天,我特地联系了之前在星河科技时认识的几位教师朋友。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利用笔记软件来制定自己的课程大纲或教案,其中还有两位语文老师在业余时间热衷于小说创作。”沈语熙一边说,一边双手不停地在清水中洗刷着餐具,“无论是编制简单的教案大纲,还是进行复杂的小说创作,他们都极其渴望有一位真正理解他们的‘陪聊’,一位与他们有着共同目的地的‘副驾驶’。可现实是,创作者总是寂寞的。现有的此类产品中的人工智能助手,在他们眼里,仍然和早期的‘人工智障’没什么区别。对他们而言,‘人工智能’有多少功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所希望的,是这个‘人工智能助手’能够真正地懂你。”
“你说的很对。”林浩在一旁表示赞同。
得到林浩的认同,沈语熙倍受鼓舞地继续说道:“因此,我觉得‘灵笔’应该不仅是一个辅助写作的工具,更为理想的,它可以成为创作者的‘灵感合伙人’。在用户写作的过程中,它能够实时理解创作者的意图、情绪与风格,进而提出更贴切的建议和灵感火花。例如,当‘灵笔’感知到用户陷入创作瓶颈时,它能主动抛出一些与文本息息相关的创意点或推荐多种表达方式。此外,正如你在之前的会议中所提,‘灵笔’能够学习和记忆用户的写作内容及风格,从而使得它提供的建议更加精准、个性化。只是,我不清楚在技术层面上,‘萤火虫2.0’是否能提供充足的支撑来实现这些?”
“‘灵感合伙人’这个概念真是太棒了!对创作者而言,这绝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借助‘萤火虫2.0’的支持,‘灵笔’完全可以在技术上实现这些。”林浩被沈语熙的想法深深吸引。
沈语熙似乎同样被自己的想法再次打动,“我甚至构思了一句广告语:在每一个深夜灯火阑珊的创作时刻,你的‘灵感合伙人’始终相伴!”
“非常美妙!”作为理工男,林浩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形容词汇是如此匮乏。
“既然技术可行性已得到确认,那我接下来将深入挖掘交互设计,确保‘灵感合伙人’这一理念在用户体验上得以充分且精致的展现。”沈语熙一边说,一边擦干了手中的最后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