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励和庚桀戴上耳机,李惟直接播放伴奏的工程文件,然后打开歌谱给他们看。
一首《A Sky Full of Stars》。
一首《Lost Stars》。
两人都是懂乐理的,看到歌谱的时候,脑子里就能想象它们的旋律,再搭配上耳机里相当完整的伴奏,整首歌的模样基本上就在脑子里定型了。
公孙励是越听越兴奋,这两首歌的质量完全不逊色于《Yellow》和《ting Stars》。
在他的预想中,一张EP里面有两首精品主打歌就足够了,剩下四首只要质量不拉跨就行,但没想到已经确定下来的五首歌,每一首的质量都好到能成为任意一张畅销大专辑的主打歌!
如果最后一首歌还能保持这个水准,那他就敢拿这张EP去闯格莱美!
而且他还惊喜的在这两首歌里发现了一个华点。
“李惟老师,目前已经确定的五首歌,歌词或歌名中都带有‘star’这个词,你是故意这样设计的吗?”
李惟笑着承认:“被你发现了。其实在把前两首歌给你后,我就发现了这个巧合,所以干脆后面几首也凑个相近的概念,这样这张EP的概念性就有了。”
专辑的概念性的意思是,一张专辑十几首歌,都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或音乐动机来进行创作的。
这样整张专辑每一首歌的气质就会非常接近,让人一听就能听出是同专里的。
更有甚者,整张专辑十几首歌能做到头尾相连不间断,一整轨不间断地播放下来。
在流行音乐(包含摇滚乐)诞生之初,还没有概念性专辑的概念,同一张专辑里面,每一首歌都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专辑不过是把这些零散的单曲强行打包在了一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人们对音乐可能性的探索,概念性专辑的雏形出现。
当听众在一张黑胶上,从头到尾听完一张概念性专辑时,会惊讶的发现,短小的流行音乐,也能拥有交响乐、歌剧一般的宏大篇幅与强叙事特点。
从那时起,概念性专辑便成为了许多优秀音乐人的追求,也成为了衡量专辑质量的一个标准。
但有能力做概念性专辑的优秀音乐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音乐人连凑够一张专辑的歌都算不容易了。
到了现代,概念性专辑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玩意,但在做专辑时专门去考虑它的制作人依旧很少,主要原因是有些吃力不讨好。
现在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互联网听音乐,一张专辑里面可能就只听过一首歌。指望他们按专辑来听歌,是不现实的。
不过在音乐圈,尤其是在格莱美这种音乐奖上,概念性专辑的得分依旧很高。
现在,李惟就是用“star”这个相对而言较弱的概念在设计这张EP,star或是爱情,或是人生。
这对公孙励来说简直是个意外之喜。
公孙励甚至都想好了这张EP的名字,就把它叫做《STAR》!
李惟看向庚桀,笑着问:“庚桀大哥,你觉得这两首歌咋样?”
庚桀:“《A Sky Full of Stars》我不喜欢,合成器元素太多,与其说是流行摇滚,不如直接说它是流行歌。不过歌的质量很高,拿到欧美那边也很能打,大众应该会很喜欢。”
“《Lost Stars》倒是非常传统的流行摇滚,听感很好,但是对唱功的要求比较高。”他看向公孙励,“如果你能完美把它演唱出来,那它的口碑应该会非常高,也能让你的唱功在业内得到认可。”
然后他把目光转向李惟,佩服地道:“要不是知道这两首歌是你写的,我都要以为是哪位国外的大手子写新歌了。它们太成熟,也太符合欧美的音乐习惯了。”
庚桀的评价还算中肯,认为这两首歌最后的成绩应该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