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摇了摇头说还是不见为妙。“运棺客”运尸时都头戴斗笠,均着黑袍,脸蒙黑纱巾,只能看见他们有些呆滞无神的异样眼光,压根没看出相貌如何,他们装扮跟眼前这拨人相差无几,所以我才猜想他们便是运棺客。
运尸本是不吉之事,平常人觉得晦气都不愿意接触,才致使“运棺客”这一行业应运而生,传演至今。古传的“运棺客”遍及东南西北,尤其以西南边疆为众,他们行踪诡秘隐匿极深,与湘西一带的“赶尸匠”齐名,都是令人闻风丧胆,唯恐避之不及的古老神秘行业。
运棺客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拜诸葛卧龙为祖师。相传诸葛亮病重,设坛祈禳延寿,却被魏延夜闯破坏。在他弥留之时留书后主刘禅,嘱托在他死后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由五丈原向南撤,绳断之处便是葬身之所。
诸葛亮死后,士兵们抬著他的棺木来到定军山,绳索果然断裂,将士们便将此点位作为其安葬之地。
有蜀人据此传说,衍生出专门抬棺的职业,书中有描述:“运棺客起棺,龙穴天为座,吉佑千古不灭。”运棺客故此得名。
本来“运棺客”只是个传统的谋生职业,发展到唐代,却完全变味,由于他们极为清楚墓主人安葬之地,甚至陪葬礼器厚薄都略知一二,比起那些发丘中郎将来说,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丰厚宝器所惑,“运棺客”最终演变成了盗墓一类,玷污了卧龙美名从此被世人唾弃,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运棺客”至今仍有手艺传世,他们最为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其“神秘性”,似乎天生具有对死亡的敏锐嗅觉,平时神出鬼没,从不于白天现身,却对附近两百里地范围之内的丧葬之事了如指掌,哪里有人亡故,便会出现在哪里,从不落空。
因此人人视“运棺客”为阳间鬼差,从来无人敢打探关于他们的任何行踪来历,龙水江一带从何时兴起“运棺客”运尸就没人说得清了,说不定你身边生活的人极有可能便是一名“运棺客”。
老辈人说,“运棺客”是常年与恶鬼同行打交道之人,天生阴气极重,善使妖术邪恶非常,有道是“八字不硬莫近前。”见到他们面容的人,无一例外轻则一病不起,重则挨不过几天,便会一命归西。
我理清思路,对肖自在说:“岂不闻‘阴间黑白无常拘鬼魂,阳间运棺先生伏亡尸。’我许默是个好事之徒,连小小的运棺客都辨识不出来,称自己是地官不说也罢。
运棺者虽来无影去无踪,只在夜间活动,但又岂能瞒得过地官这双眼睛,几年前我早就留意到你们的行踪了,想必是觊觎龙头山重宝的民间考古队。”
肖自在人等听我将运棺客的详细来历说的头头是道,不禁点头默认我所言非虚。
我见是说到了点子上,唬出了个好开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虚张声势:“妄称地官绝迹,那是你们孤陋寡闻:掘崶宇不识‘地官’,就称玄圣也徒辈,乡野村夫还是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