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出湖面的石台上远远的看去,那“湖水之眼”可真是不小,掉到里面绝无生还的可能。“三界罗盘”正是由这种地理构造为特征,在风水形势上独树一帜。
我跟众人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归墟’,倾天下之水也不能将它填满,使鬼母‘眼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永远封存在这里。”
不语赞叹:“《山海经》中有提到过海眼‘归墟’,想不到在魑城宫崫中也有这种奇观。”
听我们闲叙到这里,肖自在心有疑虑,忙出言相询:“许兄弟,真的要从湖眼里下去吗?”
我点了点头说:“要进巫官墓,湖眼是必经之路。”
这种风水形势“穷天下格局,尽地利之极”,亦正亦邪。世间万象皆在“三界罗盘”之内,它不仅地形凶险吞噬自然生命,还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说。
墓室中有这样的格局,是大凶之象,跟“珞恣窨”一样,都是养尸地的上上之选,自古就有“妖魔鬼怪不犯界,佛魔仙神让禁地”之称。但凡玄术中人,遇到“三界罗盘”必定退避三舍,不敢近前。
相传殷商时还曾有高人借此形势,运伏羲穷卦,巧制出堪舆罗盘,谓其名为“归墟罗盘”,崶宇玄圣者得此物,则横行无忌,天下可去,不过这“归墟罗盘”虽流传数千年,但并无实证,只不过是个在崶宇玄圣之辈中口口相传的神物罢了。
我吩咐大家暂且在湖岸休整,吃些东西,喝酒御寒,巫官墓这一段路程看来是要涉水而行了,体力精力务必要充沛,否则一点的差错都可能会招致性命不保。
四公坐在我身旁的暗石上,吃了一口干粮,有感而言:“巫官墓的格局非比寻常,远比我们当年所进的神祗古墓还要复杂百倍,天下也只有地官能看得出眉目,若不是由许老弟指点,恐怕我们早就死在祭墟之地了。”
我谦虚道:“老哥太抬举我许默了,我年纪尚轻,许多事不能一一详尽考虑周全,这次是事出无奈。诸位,实不相瞒其实之前我们三兄弟也是误闯到魑城宫崫之内,在山洞中迷失了方向,也在寻找出口,巧遇各位崶宇玄圣,实乃上天的安排。辨识巫官墓地理格局,我许默也是现学现卖……”
葫芦担心我将地官一事透露出来,打断我的话侃侃而谈:“哥几个,不是我葫芦吹牛,虽说是头一次出山进崶宇之地,可默默这身本事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的,那真就叫一个例无虚发。就比如说这祭塔格局,还有石棺的‘逆地经象轮’,我是丁点看不出门道来的,不过到默默手上,堪舆之事便都是易如反掌之事了。”
边说边怀疑起我来,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许默是何时有了这辨识地脉的学问。
大家跟著赞不绝口起来,我听著汗颜暗自羞愧难当,赶忙岔开话题:“你们稍事休息,我先过去瞧瞧那湖眼,探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