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李万林骑着洋车子,去了隔壁几个村子观察了一下,情况跟下河沟村差不多。
人心涣散,没有了上进心,没有了公德心,人们被眼前的一点小利益,给蒙蔽了双眼。
地里的庄稼长得焉儿吧唧,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一片丰收的大好年景。
庄稼人不再着急下地干活,成天为了那免费的一日三餐,为了能够填饱肚皮,为了沾一点儿集体的便宜,而变得沾沾自喜,自私自利起来。
上苍是公益的。
下河沟村的会计李万通早就说过,大炼钢铁,不会坚持太久。
因为炼钢而衍生出来的,吃大锅饭之怪现象,更没有坚持下去。
生活看似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但是田地里的庄稼,却并没有产出太多的粮食。
没有在春天好好的选种耕播,没有在关键时刻除草施肥,没有在旱涝的时候浇水排涝,到最后哪里会有丰收的回报?
下河沟村最明白事理的李万通找到李万林。
“万林呢,俺觉得今年天气不太正常,冬天有些冷,夏天就会热;冬天雨雪较大,夏天就会出现大旱……”
“是啊,去年冬天,雪是有点儿大了。”
李万林最佩服李万通用辩证的思维看东西。这也符合老祖宗的阴阳五行论点。
“咱们的下河沟村,社员虽然不多,但是咱们的土地却太稀少了,每人还平均不了八分地;今年庄稼青黄不接,俺担心一旦遇到天灾,那会饿死人的…”
李万通用磨的有些破损的衣角,擦了擦模糊的眼镜片,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你是说,让俺提前购置一些粮食?”
李万林可是个明白人呢。
“不错,即使买了粮食,没有出现天灾,我们就慢慢的吃嘛,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叫做有备无患;一旦要是饿死人出了人命,咱们丢官事小,关键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呢!”
李万通双手拍打着自己有些单薄瘦小的身体。
“好吧,一切全听老哥哥的,赶明儿个,俺去公社收购一万斤玉米回来。”
李万林作为军人出身,执行力那是没得说。
“一万斤不够,至少二万斤玉米,二万斤地瓜干,再加五千斤麦子;加上咱们仓库的库存粮食,一共有五六万斤。”
李万林摘下眼镜,眼睛眯缝着,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有点儿燥热的天气。
“俺的娘来,万通大哥,你这是要倒卖粮食吗?这可是重罪!”
李万林被眼前的李万通给吓了一大跳。
“万林,你没有算一笔账吗?咱们村大小如今有三百多口人,每个人平均每天一斤粮,每天就要消耗三百多斤,十天就要三千斤;还没算耕牛和骡马的吃食,另外还要预留种子之类的。”
“一旦天灾持续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以上,那么就会耽误下一季的庄稼耕种。这样算下来,六万斤粮食才刚刚好。”
“那个……好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出了问题俺担着,明天就去置办齐了。”
李万林咬了咬牙,终于下了决心。
“队里如今有三千块钱家底儿,趁着形势还算不坏,一定要快啊……”
李万通千叮咛万嘱咐,然后心事重重的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
“李万全,李万发,李万岁,李万龙,李福祥,李福军,李福贵……以上人员全部到生产队里开会。”
李万林将家里有马车的人员,站在山梁上吆喝了一声。
下河沟村因为太偏僻,还没有通上电,唯一的用电设备,就是那个不常用的电话机子。
“万林呀,啥事这么严肃,赶紧说,俺还要搂着媳妇睡个回笼觉呢。”
李万岁,长得人高马大的,还不到三十岁,曾经是生产队里最能干的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