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雪心里一阵阵的波澜起伏,年轻的心灵有了一丝萌动。看着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男人,她为眼前的男人感到心疼和惋惜。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是李有福出工的地方,那些知青们,就会碰巧跟他相遇。
韩冬雪并没有像其他知青那样,过去缠着李有福学这学那,她就那样不远不近的,观察注视着他。
不管是给果树嫁接,或者给果树剪枝,或者在果树趟子里栽种地瓜和花生。
也不管是点大豆,或者点玉米,或者除草施肥,或者浇地抗旱。
韩冬雪发现,李有福竟然是一把庄稼里手,就没有他不会的那样。
只要跟着李有福出工干活,一天下来,就会非常的轻松愉快。
只要跟着李有福干活儿,庄稼和果树之类的,全部都干的漂漂亮亮。
“福星,你的趟子整歪了,重新整理一下。”
“福寿,你的锄头是吃素的吗?浅了浅了。”
“福辰,你小子别偷懒,看到美女就麻爪了是吧?”
李有福就像是一个古代的大将军,指挥着手底下十几个人干活。
“小苏,你的手一定要握住锄头把儿,不要来回的移动,那样手心容易起泡泡。”
“还有你,韩冬雪,锄地一定要直起腰来,这么高的个头儿,龟着腰干活儿,一会儿你就累的站不起来了。”
李有福在十几个人中间,来回穿梭着,纠正着他们的小毛病。他这种对每个人负责的态度,对庄稼地兢兢业业的表现,其实都很正常。
但是看在韩冬雪眼里,却是一种很酷很拉风的感觉。
偶尔也会再去李有福家里做客吃饭,蒙秀英依然会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来招待他们。
细心的蒙秀英发现,吃饭的时候,那个长得最好看的高挑姑娘韩冬雪,就喜欢跟大儿子李有福挤在一起。
那个小巧玲珑,微胖的苏紫紫,就喜欢跟李福星挤在一起。
蒙秀英只是不露声色的,继续热情的伺候着她们。
在大山梁子上干活的人们,眼看太阳毒辣辣的顶在头上了,就赶紧到树阴凉底下休息。
年纪大的,就在一块儿抽一袋,讨论着今年和往年的不同。
那些老娘们儿,就会一边拉呱,扯着东家长西家短的。
年轻的大姑娘小伙子们,要么在地上画一个棋盘下棋,要么就打打闹闹的没个正经。
只有李有福远远的离开人群,找块树阴凉底下的大石头,躺在那儿美美的打个盹儿。
“有福大哥,渴了吧,我这儿有水。”
韩冬雪慢慢的走到树阴凉里,拿出军用水壶,拧开盖,递给草帽子盖着脸的李有福。
“丫头,你喝吧。”
李有福一动没动,就那样躺在石头上。
“我又不嫌你脏,你谦虚什么?”
韩冬雪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但是她并不气馁。
“俺听说每一年都有回城的名额,你该争取一下的。”
虽然李有福被停职了,但是上面的一些信息多少还知道一些。
“我是来劳动的,不是想回到城里享福的,不稀罕。”
韩冬雪怎么会不知道呢?刚来下河沟村之前,在红星县县城,郭长临书记早就说过了。
让她好好的参加劳动,适当的时候,就会有名额回城,但是她根本没有怎么在乎。
“傻丫头,别人还都巴不得赶紧托关系,想要离开这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呢。”
李有福知道,才来了两年不到,早就有知青开始准备回城了。
“我要响应伟人号召,扎根农村,不到十年时间,坚决不回城。”
韩冬雪好像心中有一个执念,那就是要将青春。奉献给偏僻的山村。
“你……真是傻丫头……拿过来,俺喝一口。”
终于,李有福接过了水壶,咕嘟咕嘟喝了起来。
“嘿嘿,你才是傻子,都渴成这样了,还在装。”
韩冬雪眼看李有福喝了水,心里开始逐渐的敞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