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牛的家乡吴兴县处在太湖边上,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常大牛因为伤残从军中退出,被贾琅安置在吴兴县衙做了一名捕快。贾琅在江南地区兴建了大量纺织作坊,招收百姓家里的女子做工。新任知县陶彭到任后,积极推动女子进作坊做事,遭到了当地士绅和族老的抵制。陶彭为官清廉,性格刚正,又推崇新政,这让他在吴兴县举步维艰,最终因为一桩人命官司得罪了湖州知府,被罢官下狱。常大牛钦佩陶彭是个好官,这才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求贾琅的帮助。
贾琅听完常大牛讲述完事情经过,沉思片刻,说道:“大牛,你暂且在府里住下,我会派锦衣卫暗查此事。如果陶彭确实是被冤枉的,朝廷一定会还他一个公道。”
常大牛说道:“王爷的好意属下心领了,我还要赶回去。陶大人还在大牢里,我怕有人会加害他。”
贾琅说道:“我会让锦衣卫暗中保护陶彭,你尽可安心住下。府里有许多当年一起杀敌的老兄弟,你难得来一趟京城,这些日子就让他们陪着你在京城好好逛逛。”
说完正事,贾琅又与常大牛聊起闲话,询问他这些年的经历。
常大牛说道:“托王爷的福,属下在县衙做了捕快,又在城中置办了一处宅院,这些年过得很好。现在这副模样,是为了掩人耳目,防备有人盯上属下,在路上加害。”
贾琅慈爱的看了一眼怀中的巧姐儿,小丫头在路上兴奋过了头,耗费了太多精力,能量不足,这会儿已经开始打哈欠了。贾琅轻轻拍着巧姐儿,哄小丫头睡觉。常大牛在旁边感慨不已,想不到当年纵横沙场,令罗刹鬼闻风丧胆的贾琅还有如此温柔的一面。这個时代主流思想是严父慈母,想贾琅这样宠爱孩子的男人,还真是不多见。
常大牛在宁国府住下,不过他没有住安排好的客房,而是与那些老卒住大通铺,说是要重温当年的军中生活,贾琅也就随他去了。
翌日,贾琅在东城码头的海鲜舫宴请吏部尚书杨晋,刑部尚书田文远,新任左都御史寇仲,右督御史包良,大理寺卿葛正,户部左侍郎林如海,工部左侍郎贾雨村,商量如何处置江南地区的士绅阶层和宗族势力与作坊主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