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宽厚的石青色城墙上留下了历年雨水冲刷的痕迹,使得它高大的城门楼子显得有些古朴沧桑。
赵离歌挺喜欢这种古朴沧桑的感觉,用那些贵族子弟的话来说,这叫做格调。
古朴沧桑的城门楼子也就成了赵离歌的爱地,却不是为了什么酸溜溜的格调,只缘于城门楼子是镇南关最能放眼眺望远处无边景色的建筑。
话说赵离歌是镇南公赵九嶷的嫡亲儿子,赵九嶷也就他这么一个儿子。
赵九嶷地位尊崇,乃是大秦皇朝满朝文武嘴里的西南九千岁,威震大秦及周边,为何只有赵离歌这一子?
原因很简单,在赵九嶷正值青年还是个白帽小卒的时候,赵离歌他娘就不顾一切阻挠,从一个大户人家委身下嫁于赵九嶷。
赵九嶷从那时候起就发誓,此生只娶赵离歌他娘一个。
怎奈何赵离歌他娘在生下赵离歌的时候气血不足而去世,赵九嶷又当爹又当娘地把赵离歌拉扯大,却从没有过续娶的念头。
赵离歌从八岁时就开始显现出他在读书方面的天赋,十三岁时赵九嶷给他请的先生就说以自己的学问已经教不了赵离歌了。
赵离歌十五岁时博览群书,可以将赵九嶷身边的头号谋士辩得哑口无言,只要见过赵离歌的人,无不夸赞他是天纵奇才。
赵九嶷却并不以为傲,在赵九嶷看来,赵离歌是他赵九嶷名将之后,当然是要挥刀纵马驰骋疆场,读那么些个诗书有何卵用,难道要去给别人做幕僚谋士不成?
自从赵离歌的堂兄赵星辰从皇京来投靠赵九嶷之后,赵离歌越发感觉到赵九嶷对自己的不喜。
都是因为那位堂兄太过出色,武功谋略无不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渐渐地在赵九嶷心中赵离歌恐怕连那位堂兄赵星辰的一根小指头都比不上了。
赵离歌每天黄昏都会坐在城门楼子上望着南方的群山发呆,听父亲的老仆老周说,南边那片山叫做蜀山,蜀山里有许多隐世高人,如果赵离歌能够得到高人相授,他觉得自己绝对不比那个赵星辰差。
赵离歌有这番心思并不是想讨得赵九嶷欢心,他只是想证明给赵九嶷看看,赵离歌不是只会读书写字的迂腐之人。
不过这些事情赵离歌也只是在肚子里想想而已,想要付诸实践的话恐怕他根本走不出镇南关的城门楼子就被拦回去了。
远处,一名青衣骑士驾马踢踢踏踏向着城门楼子而来,马掌踩在镇南关石山的特产原青石板铺就的大路上发出一种特别清脆好听的声音。
青衣骑士戴着苇帽,整个人面孔被遮挡住了,不过看他的身材却十分单薄,根本不像那些整年奔波在外找饭吃的粗汉,即便是赵离歌这种所谓读书人恐怕都要比他壮实许多。
镇南关南门外十丈处设数丈深壕,深壕外设数道拒马,拒马外设两道兵卡,这只是明面上的哨岗而已。
就在南门外左右两侧的土山上常年驻扎两营上千兵马,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冲出拱卫,当可说是守卫森严。
大秦皇朝虽已立国百年,南疆动乱却一直未停,前朝大将在蜀山以南建立的天演国无时无刻不在窥探大秦弱点,如虎豹一般妄图逐鹿中原。
如不是赵九嶷率领镇南军在南疆平叛,并且一驻扎就是十年,大秦皇朝也不可能有现在这般繁荣昌盛。
这也是为何镇南公赵九嶷在西南说一不二,嚣张跋扈,秦龙皇却对他礼遇有加,从未有过任何申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