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
相距神都五百里外的偏僻村落!
清晨时分!
当!
当!
一声接着一声的打铁声,自村西头的铁匠铺中传出。
声音清脆,就是有点儿吵!
不过在田里劳作的村民却习以为常,定是那老铁匠收留的“小哑巴”又在打铁了。
老铁匠是四里八村唯一的铁匠,但年事已高,村民要打农具什么的,需排队,然后隔个十天半月,才能领到想要的农具。
然纵是如此,老铁匠也不愿意接活,主要是真的干不动了。
不过自从三日前来了个小哑巴,铁匠铺如同枯木逢春一般,重新焕发了生机,天刚放亮,便传出阵阵打铁声。
从早到晚,除去饭时之外,鲜有停顿。
不过农具打得却是又好又快,无需十天半月,至多三日,便能交付。
所以即使吵,村民也不会在意,毕竟也许此刻打的铁,便是他家的农具呢!
铁匠铺外,老铁匠坐在躺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
火炉前,打铁声,声声不停。
如此一直到了晌午时分,打铁声这才停了下来。
然后便见一身材修长,脸上长满麻子的年轻人,赤膊着上身,将打好的农具抱了出来,一股脑儿的放在了老铁匠的身前。
“这么快就打好了?你这小子,还真是個干铁匠的料!”
老铁匠起身捡了个刚打造好的锄头细瞧了两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阿巴……阿巴……”
年轻人是个哑巴,不过却能听到声音,更会写字。
按他所写,是幼时误食毒菇,所以毒哑了,又因家乡遭了灾,一家老小,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
居无定所,逃难逃到了此处。
老铁匠是个鳏夫,无儿无女,早年当过兵,专门打造兵器,后来服役期满,才回到了家乡。
随着年事渐长,本想着关了铺子,颐养天年,却遇到了这么一个年轻人,于是也不管小哑巴所写是真是假,便收留了下来。
所幸,这小哑巴还真有几分天赋,不仅有把子力气,对打造之事,也是一点就通。
除了第一日好一番传授之后,其他时间,都是小哑巴自己忙碌。
这不,到了今日,小哑巴已经能独立打造农具了,而且相当不错。
“顶好!今日的农具便算是打完了!我这就去镇上,给你买肉吃!”
这是老铁匠早上的一句戏言,说只要小哑巴能在天黑前将积压的农具打完,便给他买二斤肉吃。
小哑巴听言,脸上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雀跃地拍了拍手,一副天真模样。
但手臂之上却有一条骇人的伤疤,应是刀兵所伤,但老铁匠却不愿意多问。
把老铁匠恭敬地送出了院子,并渐渐走远,小哑巴这才去了后院,之后提了根铁棍出来,重返了炉火前。
将铁棍一头插入火中,好一番烧,只等铁棍已经烧得通红。
小哑巴才将铁棍取出,将烧红的部分砸扁,折到后面,然后继续焚烧。
如此来回重复了数遍,一根铁棍已然变成了铁块。
再烧红,再敲打,铁块渐渐凝实。
往复了又数遍,铁块明显缩小了不少。
这时,小哑巴四下瞧了一眼,确定没人之后,突然鼓动气机,持锤的右臂宛如充气了一般,迅速鼓胀起来,接着便是一通狂风暴雨般的锤击铁块。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从午时一直锤到了傍晚时分。
再去瞧,铁块已然变成了一把钝刀,虽未开刃,但寒光闪烁。
“达到了五品境,果然打造兵器也快了许多。才半日光景,没想到就打好了刀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