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山,还有故乡的水,总在游子孤独的时候进入梦乡。
那遍野的山花,那弯曲的小径,无时无刻不在心中魂牵梦绕。
爷爷说,老家很美,漫山遍野四处都是绿色。
人老了,家乡情结总是愈加浓厚。
回故居老家,是他这么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能回去一次算一次。
毕竟,他已经75岁了。
他有一种预感,也许,这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回老家了!
杨辰来到他居住的地方,看看准备工作做得怎样了,什么时候动身出发?
爷爷说,吃了早餐就行动吧!
距出发时间还早,杨辰就在爷爷的房间坐下。
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在爷爷的房间里面坐够十分钟。
因为,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要和爷爷在一起生活几天。
自己长这么大,说起来,还是第一次要跟着爷爷出远门。
他详端着爷爷所住的房间,这是生产队安排给职工家属住的。
整个房间不足十個平方米,靠墙角的地方放了一架床铺,就占据了房子的大部分空间。
屋内再摆上一张六十厘米宽的竹椅子,基本上就没有转身的地方了。
平时若是天气晴朗,当需要织鱼网或补渔网时,他都会把工具和凳子移到门口外去做。
在靠近墙角的地方,放置着一个长约六十厘米,宽约五十厘米的椭圆形竹柜。
柜子上面有盖,上下部分都装有锁。
以前杨辰几兄妹还小的时候,都是爷爷一手带大的。
这个带锁的竹柜子,就是几兄妹小时候的摇篮。
爷爷一辈子都做点小生意,卖过豆腐,腐竹,糖果等。
他肩上挑着的担子,时常一头是货物,一头是孙子。
小孩子想睡觉了,也是睡在这个像竹篮一样的竹柜里。
若竹柜里的小孩子睡觉时,他就把柜子上面的盖子打开通风。
这个竹柜子跟着爷爷行走江湖已经有十多年了。
由于保养得很好,除了外表有些磨损之外,看上去还是挺结实的。
爷爷在收拾着行囊,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杨辰正在环视他房间里的家具和物品。
此时,爷爷正在打开他的竹柜子,从里面拿出衣服和裤子,把它们叠放到一个布袋里面去。
接着,他又从竹柜子的最底部,拿出了用牛皮纸包住的小纸包。
纸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张张纸币。
这些纸币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的,最大的面额就是伍角。
杨辰看到爷爷按一样的面值把这些纸币归类好后,然后就分成几份,外面分别用牛皮纸包好。
看到爷爷清点和包扎好纸币以后,杨辰问他:“一共有多少钱?”
爷爷说道:“有六块多钱,够我们爷孙两人来回坐车搭船的费用了。”
这是爷爷挑着担子走村窜户,日积月累的积蓄。
他靠卖一颗手指头那么大的“鸡仔糖”,收入一分钱。
一条像粉笔大小的“薄荷糖”,得到两分钱。
这是一分一毛积攒起来的啊。
这是爷爷卖糖果所赚取到的血汗钱哪!
他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
因为早就有了想回老家的想法,所以他一直在一分一厘地积攒着路上所需的费用。
他也知道,没有钱,想办成什么事情也是不现实的。
这种时候,花钱对于他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带着自己的孙子回祖居老家走一趟。
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也就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了!
名义上说是要收拾家当,做好出门的准备工作。
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要准备的。
说起来,不外乎就是一两件换洗的衣服、一条毛巾和一顶竹叶帽而已。
这唯一的一条毛巾,他是不放在竹柜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