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场比试的内容是诗!”
随着谢老的话音落地,苏木斋开口道:“既然是比试,那作诗不能无题,老谢就由你来出题吧。”
谢老在思考了一番后,开口道:“那就以桃花为题,做七言诗吧。”
闻言,众人皆把目光看向了苏木斋。
作为京都诗词协会的会长,苏木斋最擅长的便是作诗,这一局理应由他下场。
苏木斋走到了人群中央,摸了摸了下巴,琢磨这首诗应该如何来写。
桃花并不是个稀罕的题目,相反,从古至今写桃花的太多了。
前有《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有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有着这些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写诗的往往会刻意避免这些个被写烂的话题。
除非你写的真是那种可以流芳百世的佳作,不然就会淹没在诗海被人遗忘。
正当苏木斋还在犹豫的时候,李唐已经起身走到了场间。
“苏老,要不我先来?”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苏木斋选择了点头答应。
毕竟人家已经想好了怎么写,而自己仍旧没有头绪,不如让对方先投石问路好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唐双手背在身后,开始在院中踱步。
当他提腿时,轻吸了一口气,一步落地,诗便吟了出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众人听到前两句,并没有感觉很出彩,甚至有些大失所望。
当李唐吟诵出来的时候,所有人的感觉就是:这是首打油诗?
无论是从押韵还是对仗上来说,都算不得上乘之作。
有些人在李唐念完这两句时,甚至想自告奋勇的接下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在大家各有所思的时候,李唐迈出了第二步。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两句就有些意思了。
配上前面的开头,构成了一个往前推进的镜头,众人仿佛就看到那位桃花仙人站立在自己面前。
短短四句,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往复,前后勾连。
没有过多停顿,李唐望着天空,接着吟诵道: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这四句一出,大家都愣住了!
前面他们还笑话这大概是首打油诗,没想到这四句就像一个耳光快把他们脸抽肿了。
无论是押韵、对仗还是平仄音节都让人觉得无可挑剔。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后四句和前四句起承转合、融为一体,大家都瞬间明悟到这位桃花仙人,说的就是李唐自己!
很多人都准备鼓掌以表达对这首诗的赞赏。
可场间的李唐并没有停下来,依旧在缓缓踱步。
难道?
这首诗还没完?
就在大家疑惑时,李唐的朗诵声给出了答案。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这是在言志!
苏木斋已经有些傻眼了。
他没想到这个被自己老对手石劲松称赞为词道的未来扛鼎之人,竟然有这般的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