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清兵捂着脸,哀嚎着从马背上摔落悬崖,惨叫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山谷之中。
义诛的冲锋并未停歇,前方一名清兵,回忆起昔日被重甲支配的恐惧,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义诛没有半点怜悯之心,一锤便让这名清兵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就在这时,一名清军老兵迎面而来,他瞄准时机,一刀迅速向义诛的脸部刺去。
他深知这是击杀重甲兵的唯一机会。
然而他的动作虽快,义诛却比他更快。
清军老兵的刀尖,还未触及义诛的脸庞时,他的胸腹已受了义诛三眼铳的沉重一击。
那名老兵带着满脸的不甘与遗憾,如同断线的风筝般,从马背上跌落悬崖。
方长的运气着实不佳,他刚解决掉一名清军,便遇上了骁勇善战,人称“小翼德”的张友德。
张友德大吼一声,挥舞着铁锏,朝方长头顶猛砸下去。
方长心知肚明,这铁锏的威力不容小觑。
尽管他身穿重甲,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举起三眼铳奋力抵挡。
“哐当”一声巨响,两把铁器猛烈碰撞火花四溅。
方长只觉得对方力大如牛,震得自己双臂发麻。
幸好他的三眼铳是特制的,枪管后端连接的是一根坚固的精铁棍,这才得以抵挡住,张友德那雷霆万钧的一击。
倘若换做普通的三眼铳的木棍,只怕此刻连带着他的头盔已被砸碎,性命堪忧。
方长瞧着对手那身不凡的武艺,心中一凛,随即便全神贯注地投入了这场对决。
关宁寨的三兄弟,无一不是武艺超群的豪杰。
老大王德伐,力拔山河,走的是一力降十会的路子。
老二义诛则身形矫健,以灵动见长。
而老三方长,则是以守为攻的好手,任凭敌人攻势如潮,他总能如磐石般稳稳守住。
此刻,面对有着“小翼德”之称的张友德,方长虽以防守为主,却也未落下风。
张友德虽勇猛无比,但在方长密不透风的防守面前,一时也难以取得突破。
于是,这两人便如同两股纠缠的旋风,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与此同时,关宁铁骑的其他将士们,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他们每一次冲锋,都能让清兵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他们身上的重甲,更是如同铜墙铁壁,让清兵的刀刃无从下手。
此刻的李家军,犹如一群雄狮,扑入了鸡群之中,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在王德伐的带领下,关宁铁骑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瞬间穿透了整个清军队伍。
清军虽然奋力反抗,但他们的兵器,在关宁铁骑的重甲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王德伐调转马头,带着关宁铁骑往回冲锋。
他高呼着“为了大明!”的口号,一锤将一个清兵的脑袋砸得粉碎。
在这狭窄的山涧道上,清军轻骑兵原本灵活机动的优势荡然无存。
他们被重骑兵来回冲锋,死伤无数,更有无数人跌落悬崖。
战场上哀嚎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惨烈无比的战争画卷。
很快,清兵的士气彻底崩溃了。
他们惊慌失措地逃跑,但狭窄的山道让他们互相碰撞、踩踏,导致更多的人跌入悬崖。
当王德伐的第二轮冲锋结束时,一千三百清兵已有七百多人被杀或跌落悬崖。
随着王德伐一声高喊:“降者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