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太累了,这几个叔叔太不省劲了。
藩王割据,始终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不过不能操之过急。
前车之鉴有朱允炆削藩过猛,过犹不及,最终被四叔朱棣捡漏,靖难之役赶走了朱允炆。
自己一定不能走朱允炆的老路,等自己继位之后,要缓缓下药,不能心急。
这么大的朝廷,这么多的事儿,怎么能想当然?
方孝孺等几个腐儒,误国误民,他们能有什么好的治国方略?
削藩当然没错,这个是应该的,前面有汉武帝的推恩令,你不用,偏要把藩王们给逼死!
这哪里是削藩,这是逼着藩王们造反!
他们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还能有什么办法?
朱棣也是见好几个藩王要么被杀,要么被撤,还有被囚禁的,最后在妖僧姚广孝的蛊惑下使出了杀手锏——清君侧,发动了靖难之役。
不过,这一切都不会出现了,我朱允熥已经是皇太孙,只要这两年慢慢熟悉朝政,掌握朝中大权,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藩王的实力,肯定是不如朝廷,而且爷爷说得很清楚,他要留着蓝玉,而且是替孙儿好好磨炼蓝玉。
有蓝玉这个战神在京师,给朱棣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造次!
做藩王,蓝玉不如朱棣,可是真的是行兵打仗,三个朱棣也不是蓝玉的对手。
这一点,四叔朱棣很清楚,所以才向爷爷进了谗言,只是爷爷圣明,最终准备留下了蓝玉的性命。
这可是大明的战神啊,怎么能随便斩了?
将来朱棣靖难,没有名将,没有统率,谁能抵挡朱棣?
不过,我也不能闲着,我必须搞出点名堂来,让爷爷和大臣们都刮目相看。
想取得威望,就要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比如改善百姓的伙食。
大明目前最欠缺的是粮食,而普通的粮食产量不足以改善百姓的基本生活。
有一种粮食可是百姓的最爱,那就是红薯,只是此时的红薯并没有传入大明,而是在美洲。
当然,爷爷等人肯定不知道美洲在哪里。
不过,我朱允熥知道美洲在哪里,只要引进红薯,必然能够大幅度提升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一步大棋,但是,此时自己不得不走。
这一步棋走好了,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人口也会慢慢增加,大明必然国力强大!
这样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此时,大明的朝堂,没有任何人知道红薯一事,只有自己知道。
明日,我就上奏爷爷,请求派精兵强将,去美洲寻找红薯。
只是,爷爷真的有可能不会答应。
出海可不是闹着玩的,爷爷一直都是禁海。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想法说服爷爷。
如果爷爷能够听进去,自己肯定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
即便是爷爷不答应,也可以自己想法派些人去美洲寻找。
当然这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旷日持久,而且路途遥远,艰险无比!
不过,这些朱允熥不怕,他还年轻,他有的是时间。
朱允熥急忙坐了下来,淡淡说道:
“小镇子,快拿纸笔来。”
“是,皇太孙!”小镇子急忙小跑着,把纸笔送到了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拿起了小镇子手中的笔,在纸上开始认真的画了起来,片刻之后,朱允熥满意的点了点头。
“明日,就拿着这个求见爷爷,如果这个计划能完美施行,大明就有救了。”朱允熥的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