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归来以后的鸟儿,轻快地飞翔。
是不是有种乱糟糟的感觉?而且,第五六七八四句,根本没有任何用途和意义。就算要留着,也要换一下顺序。
要我说,第12句在前开局,第5678句在后面开始辩证,第34句首尾。这样的话,勉强好一些。但是,还是瑕疵太多。因为:“晚晴”两个字,没办法体现出来。
为什么人间重晚晴?
看来,历史上将李商隐杜牧称之为“小李杜”,还是比较贴切的。李杜的诗,比之李商隐,更为严谨,逻辑性也更强。
这首诗,在唐诗三百首里面,可以说是最纷乱的。就像天空中飘飞的树叶。杂乱无章。
这首诗改无可改,即便是步韵也很难,一首诗用了三个同音字,在唐诗之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少的。要改掉这三个韵,基本上整首诗也就算推翻了。
因此,只能是尽力以第二句“人间重晚晴。”为核心,重新写一首律诗,与读者分享心得并共勉。
生活,总是需要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就像咱们的国家一样,遇强则强,一路向上,蓬勃发展,永不停息。
重写一下,再来看看效果如何?原诗的核心意境仍然留着。晚晴:
晚晴
中正壹
红尘风雨盈,
天道上而争。
少壮须竭力,
人间重晚晴。
亲情同世故,
吃住并穿行。
即使仓无满,
宜当有所成。
休学唐夫子,
到老待残羹。
妻子随身苦,
空伤一世名。
男儿当壮志,
得时苦经营。
勿待红颜老,
泪随皓首倾。
释义并评析:
1,红尘世界之中,充满太多的风风雨雨,坎坷荆棘。
2,天地的运行规则,就是向上,就是争斗,不争,就什么也没有。
3,少年时代,作为一生之中最充满力量的时刻,必须尽力而为,因为到了老年,就干不动了。
4,每个人都希望,到了老年,干不动的时候,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5,人的一生,除了顾自己,还有血缘亲情,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其他亲戚,有丈夫妻子儿女,还有朋友或者同事等等关系,都需要维持。亲情和人情世故。
6,每个人都要吃饭,住房屋,穿衣服,这些都是要花钱的。除此以外,还有出行的工具和车马费。
7,即便是生活过得拮据一点,不是很如意。
8,也应该有所成就,起码要温饱吧?生了病要有钱治疗吧?家里人需要用钱,要能够拿得出来吧?
9,不要学李白杜甫,到老了的时候,穷困潦倒,一味想要投靠别人。亲人都未必靠得住,何况外人?
即便是亲人,人家也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怎么可能一直帮助你?尽心竭力地帮助你?
李白死的时候,穷困潦倒凄凉不已,杜甫去世前,也是穷困潦倒,甚至写诗说,只要有人给他提供吃的花的,再没有什么可求的了。
非常悲哀呀!
10,到了老年,就等着吃别人的剩菜剩饭。
11,老婆孩子跟着他们,吃苦受罪。
12,连一生的名声,都被葬送掉了,实在没有任何意义。
13,男人嘛,就应该自强自立。
14,只要抓住一点机会,就要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
15,不要等到红颜变白发,人都已经老了。
16,那时候,已经年老无力,只能痛苦流泪了。
中正从小学习国学,可是也没有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最后遭逢大变,这才领会贯通。人世间,最重要最真实的,就是现实两个字。
所以,我的诗,基本上都围绕“现实”“无情”“大道”这三个核心点在论述。
读中正的文字,你相当于同时学习了诸子百家老庄孔孟四书五经的学问。
什么道家佛门儒家,都包含在内,可以说包罗万象。
不到低处,无登高之志向,不临绝境,不知情感之真虚,不至困境,不知人情冷暖。
只有领悟了人世间的无情,人世间的残酷,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怎么做才是对的。只有领悟了这些,人生才算得上圆满。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经历了,就懂了,就悟了。
这首诗只保留了原诗的意境核心句,说是改,其实已经算是重写了。
喜欢看哪个版本,就看哪个版本了。
不读此诗,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