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伦心里气不平,王老师私下安慰他说:哎呀,去精舍就是去受虐的,你说你一个好好的县令公子,能文能武能弹琴,在书馆里养尊处优又体面又有人捧,去了精舍遭哪门子罪?这种苦差事还是让诸葛亮这种寒门子弟受去吧!
还是王老师说得有理,知音本就难觅,若连围观听众都没有,人生还有什么兴致?
郑伦这才作罢。
“再说了,明天诸葛亮那轮面试还指不定成不成呢,怕是要扒下一层皮也未可知啊!很有可能到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郑伦笑道:“我还没见过这个雾隐长啥样呢。”
“奇丑无比,身有残疾,难看死了!”
郑伦放声大笑。
次日,按照发榜通知,诸葛亮早早就赶到书馆考场参加第二轮考试,未想室内竟空无一人。
本以为最后一轮考试应该是一对一的面试,看来自己猜错了。他听过雾隐先生的许多传说,却从未与这位大师见过面。
只见考场当中,有一条桌,条桌上有三样东西:一盏还冒着热气的清茶,一支刚刚被点燃的长长细香,以及一张写有“速访精舍”四字的地图,标明了精舍在书馆后山的准确位置。
有意思。
冒着热气的清茶,说明雾隐老师刚刚离去,他早就算好了诸葛亮到达的时间……而这只刚刚点燃的细香和写有“速访精舍”的地图,说明考试已经开始了……而至于如何考,怎么考,看来雾隐是要他诸葛亮去精舍找答案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笑了,这位雾隐老师真是有趣又神秘。考场一刻值千金,眼看第一截香灰就要落下,诸葛亮决定立刻启程,向后山出发。
后山背阴,满是嶙峋怪石,草木繁盛,一看就是人迹罕至,山路难行。从山脚向上望去,出了怪石就是怪树,哪里有什么精舍所在?
诸葛亮并不气馁,他一路按图索骥,攀爬探路,不到半个时辰,居然在一平坦石崖处果真看到一处小木屋,位置不同,视野不同,真是别有洞天!
要说这也是拜布衣出身所赐,诸葛亮平日在家中就经常帮忙干活,农忙时也要下地耕种,来书馆念书,更是没有车马骑乘,只能靠两只脚板爬山路,所以诸葛亮脚力甚健。
应该就是这里。
木门虚掩,里面也无声响,诸葛亮叩门几次,均无人应答。
奇怪。
和一般的门不大一样,这扇木门很厚,门棱侧面还有同色木质十字花纹痕,一个木门的侧面,是最不容易注意的地方,何须如此复杂?
正琢磨着,忽然听得身后灌木丛里传来细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