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学校,发现一个个都是跟粽子也有,不过也有一个人例外。那人叫李气飞,他生母在洗衣服时掉水井里面淹死了,然后生父又娶了个。继母生了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对他这继子可以说非常不好。这种大冬天的,还下着雪,就穿了一个破鞋,身上也就一件衬衣加外套。整个人冻得有点发抖,脸上也一片苍白。听说他回家还要做家务,带弟弟妹妹,洗衣服什么的。去年班主任就去他家跟他父母说过,不过他父母叫班主任别多管闲事,给他读书已经算很好的了,还想像个少爷一样供着不成,想都别想。
李健君前阵子天气转冷时就给过他衣服穿,结果第二天来上学,他就把衣服还给李健君了,说他被他妈打了一顿,他妈说他丢人现眼,给他妈丢脸,家里穷到还需要别人给衣服吗。面对如此蛮横无理的继母,加上纵容的生父,李健君也是没啥办法,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能说自己这还算凑合了吧。
在大家上课时,教室外面还飘着小雪。等中午放学后,周围都挂满了银霜。有些同学还拿着冰锥当做冰棒来舔,这大冬天的,还敢舔着冰,只能说是真的勇士。见同学们吃冰吃的不亦乐乎,李健君也不好意思提醒上面全是细菌灰尘,尤其是树叶,本身也没人清洗,又没下过雨,这树叶结冰后虽然好看,那树叶形状的冰看着也很好吃,可是那全是灰尘污垢,李健君是下不了口,只能说,无知是福,反正也吃不死人,最多拉肚子罢了。
回家后,外婆把刚烧了火做饭留下的木灰掺杂木炭给李健君把木灰换成新的,这样能保证下午也依旧可以烤火,原来已经没有了热量的木灰则给来挑地里施肥,可以说是物尽其用,完全不浪费。吃饭时,李健君给外婆讲了下李气飞的情况,外婆说那弟弟(习惯用语,指小孩,一般年长者这么称呼比自己年幼的人,有时也可以用于三四十岁的人)也是可怜,他那后妈新田的,新田婆就是狠心,你看你大姑婆也是继母,对自己的继女就还可以,不说一视同仁,至少吃饱穿暖的。待会你带二个小木桶去,给一个给那可怜的弟弟。
等到下午来到学校,李健君发现李气飞那有十多个烤火的小木桶,不禁自己笑了一下,把自己原本打算给他用的一个也给了李气飞,这样李气飞桌子旁边摆满了小木通,很是壮观,李气飞则在那不停的说谢谢,说够了,自己一个就够用。
不一会儿,老师也提了个烤火小木桶走进教室,刚准备走过去给李气飞,结果发现好家伙,李气飞桌子旁边都是烤火小木桶,见这班主任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说,看来大家都很有爱心,乐于助人,老师非常高兴。不过这样太浪费了点,用不到这么烤火桶,这样吧,以后按座位,每人上午下午轮流给李气飞同学带烤火小木桶。另外,老师这里还有二件棉衣,也送李气飞同学了,李气飞你别穿回家就是,这样你妈也不会说你。之前天气还算凑合,现在突然转冷,你这上课还是得多穿点,不然冷的听课都听不下去。李气飞接过衣服,又不停的道谢。
看着这一切,李健君不得不说班主任考虑的就是细心周到点,而且他这每人轮流来,可以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下午放学后,学校门口的小坡上,已经结了一层的冰,不少同学都在那玩天然的滑梯。本来李健君是直接回家的,作为一个几千岁的宝宝,他对这些不感兴趣。不过这时他堂哥跟堂姐找上了他。
堂哥比李健君大二届,堂姐则大三届,年龄上堂哥倒是只比李健君大一岁,堂姐二岁。按伯母说法,除了自己的爸妈跟三个妹妹还有爷爷,堂哥堂姐算是跟李健君最亲的了。比起妈妈这边一堆表哥表姐来说,老爸这边的唯一堂哥跟堂姐,算是独苗。堂哥堂姐则是他们外婆带着,至于为啥不爷爷带,那就一言难尽了,简单来说就是,奶奶在李健君老爸出生几个月后就去世了,而爷爷又非常不靠谱,曾奶奶则年纪大了,而且根据李健君每周去看望爷爷还有曾奶奶来看,看曾奶奶面色,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堂哥堂姐找自己玩,李健君自然要给面子,没办法,只能跟堂哥堂姐玩起了滑滑梯。不得不说,这本来就有35度角的二十多米斜坡,现在结冰后,的确非常适合玩滑梯,而且本身宽度也有十米,大概十多名学生在这玩都不觉得拥挤。
虽然斜坡结冰了,不过多次玩滑梯摩擦后,李健君的裤子还是有点湿了,此时也玩了有半个小时,堂哥堂姐带着李健君去他们外婆家。说现在裤子弄湿了点点,先去他们外婆家烤火玩一会,再回李健君外婆家。
李健君心想外婆应该是不会担心自己,毕竟村子就这么大,应该知道自己是出去鬼混了,有阵子没去堂哥外婆家了,去看看也好。
刚跨进堂哥外婆家,李健君就跟着喊了一声外婆。堂哥外婆家也还是那种瓦房,年代应该很久远了,堂哥外婆有二个儿子,都建了二层半瓷砖房,就走二十多步就能到,不过老人不喜欢跟子女住一起,所以就跟老伴依旧住在老房子。
堂哥外婆比李健君外婆小二岁,不过头发倒是全部花白,看起来比李健君外婆要苍老。堂哥外公则已经秃顶,耳鬓斑白,有点点老年痴呆症。
李健君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随意就坐在椅子上。堂哥外婆家跟李健君外婆家是一样的,打了个地炉,把炉子埋在地下,这样方便烧水烤火,就是每次弄煤渣出来麻烦点。墙上贴满了各种军人挂历,这些军人挂历集市上去农村信用社就有送,然后把军人挂历撕开,贴墙上。一个月月份就是一大张挂历,比起李健君外婆家贴报纸来说,这个更好看,而且不容易掉,因为这挂历的材质好的多,看挂历日期还是01年的,这说明几年没换了。
李健君刚坐下,堂哥外婆就拿了点水煮花生跟糖果出来,那种一小包一小包的清凉糖,一小粒的就比米粒大点,有白色蓝色黄色等不同颜色,一把含嘴里有点凉嗖嗖的感觉。比起李健君外婆家来说,堂哥外婆家条件还是要好不少,人丁也更加兴旺。
堂哥外婆是个非常热情好客,而且动作很利索的老人家,李健君才坐了几分钟,堂哥外婆就直接热好了一个菜上菜了,叫李健君坐下来吃饭,说来都来了,吃了再走。
一个五花肉炒豆腐,加上花菜跟白菜,比起李健君外婆家天天青菜来说的确丰盛不少。看着这突然李健君就想改善一下外婆的生活了,毕竟外婆真的不容易,就是不知道这怎么才能赚钱,愁死个人,别人穿越都是做土皇帝,自己是天天啃青菜,穷的叮当响。
不一会儿吃完饭后,已经五点多了,李健君表示要回去了,太晚外婆会担心。堂哥外婆说怎么这么早就回去了,而且你就吃了一碗饭,吃饱了吗,是不是饭菜不好吃。
李健君急忙说菜炒的很好吃,尤其是豆腐特别入味,就是自己吃的少,一直都是一碗饭,多了吃不下。一番解释下李健君告别堂哥堂姐以及他们外婆,往外婆家走。
回到外婆家时,外婆已经做好饭菜,萝卜菜加花菜,大概就跟水煮差不多的味道吧,放点油然后放青菜跟辣椒炒,最后放点盐,至于味精鸡精啥的都没,吃起来只有一点淡淡的辣味。相对于曾奶奶家的不放油,真水煮青菜来说,吃起来稍微好点。
外婆叫李健君坐下吃饭,至于李健君去做啥了倒是没有问,在外婆看来,小孩子喜欢出去玩很正常,只要回来不是很晚就没事。
见外婆还等了自己一会才吃饭,自然不好意思说已经吃过饭了,于是李健君盛了一碗饭,继续吃自己的第二顿晚餐。的亏李健君吃饭一般都是六分饱,回来再吃了一顿,变成十分饱,肚子都有点撑。
外婆见李健君一碗饭就吃撑的样子,说平时一碗饭见你刚刚好,今天就吃撑了,是不是又去你三舅家蹭吃蹭喝去了。
李健君没有承认,不过也没否认,外婆就以为李健君是跑自己儿子家蹭吃去了,所以现在吃的不多。对此外婆只是叫李健君以后少去三舅家蹭吃,自己家里就有饭吃,李健君说下次不会了。外婆跟自己儿媳关系貌似不是很好,所以也不怎么去儿媳家,也不太想自己外孙去儿媳家。虽然外婆不喜欢自己去三舅家,不过对于去大姨家倒是不反对。一般外婆要是有事,就叫李健君去大姨家吃饭,大姨家就在外婆家后面,走路大概二十多步。大姨是个性子直的人,说话也口无遮拦,还喜欢骂人。不过对李健君倒是还不错,每次去了都给李健君煎蛋,一次二个鸡蛋,那煎蛋脆脆辣辣的,李健君表示很不错,为了对得起那煎蛋,一般都吃一碗半饭。
又过了阵子,冬至刚过,李健君就看到爷爷来找他,说曾奶奶去世了,让李健君去看最后一眼,还说李健君爸妈也晚上会到,现在已经在坐车回来的路上。当时大家都还没手机,都是靠bb机联系,爷爷为了给李健君父母还有伯父伯母告知这消息,还是找村里的三伯弄得。
曾奶奶是因为天气太冷,年纪又大了,身体受不住,算是冻死了。到了冬天,很多老人都熬不住,这已经是这个月,李健君知道的村里第五起白喜事。
来到爷爷家,曾奶奶已经放进棺材里面。由于死的比较突然,棺材油漆都是刚叫人刷上的。据说昨天还去赶了集,晚上洗了个澡,结果早上就人下不了床,到了中午就断气了。由于先通知的李健君父母伯父他们,还有三爷爷四爷爷他们,所以李健君这在老家的反而最后面知道曾奶奶死了。
对于曾奶奶这个八岁就嫁进来的童养媳,李健君还是感到悲哀的。公公家家道中落,二十多老公被国民党内战征兵,然后死于战场,公婆病死,一个人独自养大独生子,结果儿媳又剩下二儿子就去世了,一个人照顾儿子孙子,真的是一辈子都过得很辛苦,据伯父说,曾奶奶还给曾爷爷的兄弟,嫂子这些欺负,可以说过得真的很难,现在这也算解脱了吧。
对着曾奶奶的棺材,李健君没有哭,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烧了二捆冥币,烤的脸都有点疼了,李健君才退下去在长椅上坐着。
大概晚上十点多,爸妈还有伯父伯母也赶了回来。三公公跟四公公说不用急,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的,你们回来了就先休息一下,现在计划二十一下葬,公堂帮忙做事的都已经安排好了,办丧礼的人也请好了,钱我们先垫出去,等结束后再算账,你们明天按我们说的做就行,其他的不用担心。
这点就不得不说老家的互帮制度,虽然都是大塘村,不过不是一个队的,所以规矩不一样。像外公那边,外公去世了都是自己操办,很费心。曾奶奶这边,则是互助原则,加上外公那没公堂,曾奶奶这有,所以办起来快速又省心。曾奶奶这边队长会专门安排红白喜事这些,需要啥,要买啥,做什么,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像三公公说的,就算李健君爸妈他们不回来,这丧礼也能办的风风光光,只要事后算账就行。除了做事有人安排,做事的人也是相互的。比如说,一个队的,谁家办红白喜事,那其他人家,每家要派出一个代表,来帮忙做事,比如洗菜炒菜洗碗等。这样不管谁家出事,都能有条不絮的进行,而且节约了不少人工钱,毕竟你要是把这包给别人,那最少二万多。像平时,李健君爸妈还有伯父伯母都在广东做事,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就都是爷爷去帮忙做事。
曾奶奶的葬礼在五天后,李健君其实也没什么事情,照常上课下课,真正有事也就是守灵那天罢了。爸妈他们则帮忙准备一些酒席的东西,看墓地这些。到了农历二十一,李健君下午上完课才到的曾奶奶家,曾奶奶丧礼选在老屋的。这是很有年代感的瓦房了,以前祖上还是县令时留下的祖宅。像爷爷,三爷爷四爷爷他们都是这里长大的,不算太大的祖宅现在属于五家人分。其他几家另外建了房子,已经搬出去住,爷爷跟曾奶奶因为没有能力建新房,所以就一种住在这祖宅,祖宅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年久失修,大堂下雨天就会漏水,住人的厢房也有点漏水。这里还得多亏曾奶奶之前到处堆满荆棘,披头散发的躺地上大哭,还把臊水都倒附近,才让超生的李健君家没有被打掉房子,不然怕是跟外婆家下面那家一样,房子都被打掉一半。
李健君跟父母伯父他们则住在二姑婆家,因为这祖宅太老了,住不下多少人,加上风评不好,所以伯母跟李健君妈妈都不想住祖宅,就住的二姑婆家。按李健君他妈的说法,就是这房子不兴。在这房子住的人都人丁不兴旺,而且运气不好。比如三爷爷家,搬出去才生了四个儿子。四爷爷家直接不孕不育。自己爷爷家,也太爷爷被抓去当兵没回来了,爷爷又只有二个小孩就老婆死了,所以觉得这房子不祥。
祖宅大堂还算宽敞,比起之前外公去世在二舅家那狭窄的大厅里面追悼转圈跪拜,这次还得好不少,而且由于人丁稀少的原因,来的亲戚也不是很多,哭丧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可以说省事很多吧。至于迎接抬盒,也只有一个,就大姑婆跟二姑婆一起一个抬盒。按照习俗,这抬盒是嫁出去的女儿,孙女,侄女等女性寄的,一般是一个女儿或者姐姐妹妹单独一个,孙女则看自己心意,像姑姑侄女这些则一般是多人一个。曾奶奶没有女儿,孙女,曾孙女又还小没嫁出去,所以就只有大姑婆二姑婆一起寄了一个抬盒。像外公去世那会,整整有七个抬盒,所以曾奶奶这就显得特别寒酸。这点也一直让伯母耿耿于怀,觉得爷爷这边人丁太少了,做啥都不大气。
到第二天早上,曾奶奶顺利出殡。这里不得不说,曾奶奶的墓地选的真的又偏僻又难找,这也导致后面爷爷去世后,曾奶奶的孙子也就是李健君爸爸,找错了墓地,祭拜错了人。然后隔年,曾奶奶的孙媳妇跟曾孙,又因为大孙子没回来,找不到墓地,没有进行祭拜,简直不要太无语,当然,这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到了晚上,开始对账,算花了多少钱,需要支付多少钱。这是李健君的妈妈因为在给女儿洗澡,所以不知道,等李健君妈妈知道走到三爷爷家时,李健君的爸爸已经跟伯母他们已经算完账,李健君妈妈只能算了。
回到家后,李健君的便宜老爸还在三爷爷家跟亲戚他们聊天,李健君的妈妈忍不住向李健君吐槽,虽然她觉得跟一个七岁的小孩说这些好像也不懂。
按李健君妈妈的说法,他伯母家很巧。比如这丧礼,李健君爸爸跟伯父二家一起办,出的钱也平分,可是李健君伯母却用采购瓜子这些的名义,买来后有部分她们自己家用了,算账却算到公账上,这就导致李健君家等于白白出了这里一半的钱。接着又说之前李健君爸爸买的伯父的摩托车也是,本来就不好的摩托车,还500卖给李健君爸爸的,要是李健君妈妈,最多300不能再多了,500都快可以买新的了。本来买贵了就算了,那摩托车还过一二周又坏一次,半年多就修都修了三百多去了,还不如买新的。
接着又说到了拖拉机,本来伯父二千没人要的拖拉机,李健君老爸又买去了。虽然说不用一次性给二千,可是这钱总归要给的,也就李志海那死人,蠢得要死,净做亏本买卖。李健君妈妈骂了一阵子李健君的老爸后,心情好多了,也就不想这些了,还说别跟别人说这些,不然会闹矛盾,自己知道就行了,吃点亏就吃点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总比大姑婆二姑婆家为了地吵的不可开交要好。像李飞(李健君的堂哥)的大舅跟二舅,就是因为地的事情,差不多老死不相往来。但凡李飞大舅在的,李飞二舅家就不来。比如李健君伯母家请客吃饭,大舅来了二舅就不来,二舅来了大舅不来。两家的房子大概就是斜对面几十米,不过都不来往的,过年都不带拜年的那种。不过两家的小孩还好,还算偶尔一起玩,只是父母这一辈不相往来。对此李飞外婆也没啥办法,劝了几次都没用,只能就此作罢。
听到这些以前李三女没对自己讲过的事情,李健君第一反应就是,八卦真多。。。第二反应才是,不就是一点地的事情吗,说白了还不是钱,为了点钱至于吗?完全忘了自己现在是个一块钱都拿不出的穷光蛋,兼穿越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