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日月燃明 > 第三十八章 集兵

第三十八章 集兵

“朕给你们个建议,宁锦不下,山海便不用担心,既然山海不用担心,满桂就不要移驻前屯了,各镇各部一部接替一部的前移,看似稳妥,实则是犹犹豫豫、不干不脆,被动应对罢了。不如把尤世威与满桂、尤世禄、孙祖寿一起全部都调入宁远,与祖大寿合兵一处,充实宁远骑兵力量,无论是支援锦州还是袭击粮道,或是在坚城大炮挫奴锋锐后趁势出击,集中运用骑兵,进可攻,败亦可走,亦可避免因分兵而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若是实在担心山海关,那就令阎鸣泰移驻山海关,此事你们速速商议。至于其他地方的兵马,令其整训操练,暂时不必调动。宣府大同还要防备鞑塔尔诸部趁火打劫、入塞劫掠,留守之军更要严加操练,尤其是烽燧墩台,务必完好。就算打不过,不敢出战,至少让老百姓提前从烽火知晓警讯,有足够的工夫跑进城。”

王战干脆利落的拿出了几个主意。

本来王战是想避免任何意外,集中关外兵力守住就好,连人头都不要,这样就可以不调关内援军,尽可能的节省下调动大军的钱粮,留给自己练新军,一切改变都待自己练兵有成再说。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前线和后方的大臣都要求调兵,否则人人不安;此种不安之下,前线守城士卒也难有士气,对战事大为不利,自己实在没必要硬拗。

本来袁崇焕、孙承宗、熊廷弼三人大略上也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筑垒立足,配合练兵,蚕食性推进,都不是野外决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自己现在坚壁清野、集中了兵力,照理是不会有问题。但既然事态还是如此发展,袁崇焕和阁老还是都要求调动兵马,否则人心难安,那就干脆多调,集中足够的敢战的兵力形成拳头,集中运用,避免意外甚至取得意外战果。

如此,若是因为自己这只异世蝴蝶而取得了不同于彼世的战果,也可以在无形中压一下辽西将门集团的气焰,虽然这气焰还远不如后来崇祯时那么明显。

所以王战的这个举动,干脆大气。

不过在调动的将领中却没有阁老们所说的宣府黑云龙,那是因为在王战的心中,或者说是情绪上,读史的时候已经隐隐地将明末武将分了等:

一等是刘綎、满桂、尤世禄三兄弟、孙祖寿、曹文诏、曹变蛟这样的,还可以加上没什么名气的赵率教,若是把卢象昇也列为武将的话,当然也毫无疑问是这一等。这一等都是在战场上殉国的人,本人作为武将也都是力大过人、武功精强。

第二等是祖大寿,个人武力也是强横,能征惯战。在彼世,崇祯四年被围困于大凌河,在粮尽援绝、城中已经开始食人的情况下,诈降于后金,之后逃回了锦州,继续抗击后金十年,最后在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中,再次被围困于锦州,再次粮绝援亦绝,与洪承畴相继投降了后金,直至老死再无作为。气节不如第一等,但可说是尽力了,诈降之后逃回锦州继续抗击后金十年足可为证。

彼世的历史还未发生于现时,王战当然不能以未发生之事入人于罪,还是要把他用起来。

事实上,王战以为,彼世洪承畴的援军但凡再强一点,吴三桂和王朴再勇敢一点点,松锦大战就可以成为大明的一个小转折,洪承畴和祖大寿都可以成为名臣。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第三等就是黑云龙、麻登云这样的。己巳之变中,在满桂和孙祖寿战死之后二人于阵前投降了后金,投降之后再无作为,在历史上无声无息,即无气节又无能力,更无什么尽力之举,王战发自内心的厌恶。

虽然也不能以未发生之事入罪,虽然知道自己的判断和好恶都未必正确,坐在这个位置上更不应该意气用事,但王战情绪上就是不喜,不想用,只想在全军整训之后给些田宅,令其解甲归田、富贵终老算了。

另外,王战也担心,第三等这样的,依城而战尚且能降,若是派出去,一旦见硬先回、领头先跑,定会导致其他各部军心溃散,本来能拼个平手的也没了战意,结果就是大军溃败——猪队友的杀伤力远胜敌人——所以干脆不调他们去了。

至于令河北、保定、天津调兵北上,王战以为完全不需要。这些阁老不通兵事,遇事就想多调兵,把自家周围堆满大军,完全不想想,宁锦若是打不下来,谁敢直接进攻山海关?有阎鸣泰就完全够了。

再说了,调兵就要钱粮,眼下钱粮都要尽可能用到新军身上,那些没什么用的兵,能不调还是不调的好。

“对了,还有一个人可调......”王战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残明,山海乱权倾朝野要杀我,国破家亡你哭啥?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开局被逼登基,我刘禅反手当昏君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是,陛下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