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板,你这海鲜,怎么卖得这么便宜啊?”
一位做海鲜餐饮的老板娘问道。
“供应商资金链断了,赔本赚吆喝,低价抛售回笼资金,我这边进货成本低,所以我能把价格降下来。”
张强千古不变地解释道。
“那人家大老板不怕亏本吗?”
另一位跟老板娘同行的小小胡子问道。
“亏本也要卖,不卖亏得更多,就像鱼塘起了鱼,不卖也怕死了不是。”
张强自信地说道,听起来好像真有那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啊,跟我们村的大嘴卖西瓜一样,一块进货五毛卖,不卖,他那西瓜都快坏了。”
这些人听了张强的话,以及路人所说的故事,众人表示理解。
“谁说不是,我这车香蕉八千块钱进货,这都卖了半车,才回本两千块钱。
再压三两天,别说卖一块五,我看卖五毛都没人要了。
这次压货太多了,一车货赔了四五千块钱。”
坐在张强摊位旁边,卖香蕉的大叔,这会儿也跟着发牢骚。
大家这时候才意识到,不是所有买卖都能赚钱,有时候做生意也有亏本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强的海鲜摊位,在三个集市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海鲜不仅在当地受到欢迎,还吸引了来隔壁镇的顾客。
“张老板,这是我电话,下午能送到对吧!”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客户的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
张强微微一笑,他早已习惯了这种打电话来预订海鲜的场景。
自从他的海鲜生意越做越好,口碑逐渐传开后,这样的订单电话就络绎不绝,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没问题,下午一定准时送到。”
张强爽快地答应道,同时心里也暗自盘算着今天的出货量。
看来,今天又是一个繁忙而充实的一天。
挂断电话后,张强并没有闲着。
他先是仔细检查了一下今天刚到货的海鲜,确保数量和质量都没有问题。
然后,他开始根据今天接到的订单,逐一安排出货的顺序和路线。
“张老板,你看下次赶集,能不能给我三十斤大虾,二十斤螃蟹?”
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是另一个常客的预订。
“对,就在董家集,我自己开车过去取。”
有些客户显然是早有准备,知道张强赶集的线路。
“行啊,没问题。”
张强应了下来,同时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份订单。
这样的电话,张强今天已经记满了好几页。
他发现,现在的客户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临时起意买些回去试一试。
相反,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提前预订,而且预订的数量也越来越大。
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证明那些做海鲜餐饮行业的,正在逐步向他靠拢。
每天晚上“进货”,已经成了张强的一项固定工作。
而且,每次“进货”的数量都比上次多。
看起来,他的海鲜摊位的销售量,并没有因为大规模冲量,而导致销量的下降。
现在,张强的海鲜摊位已经成为了当地市场的一个知名品牌。
而他的手机,也成了客户预订海鲜的“热线”,几乎没有停过下来的时候。
然而,这种低价销售的模式,也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
青平县的许多生鲜超市,以及冷藏海鲜店,开始面临销售压力。
“这该死的张强,他到底出了多少货啊!”
张庆云翻看手中的帐簿,捏了捏鼻梁,忍不住在内心咆哮。
张强的青蟹从三十五,卖到送货上门三十块一斤。
张庆云进货就要四十块成本,批发价怎么也得四十五。
这样一来,跟张庆云签订协议的生鲜超市,他们的产品自然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