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神色凝重令在场的众人纷纷有些惧意。
可他的视线却从未从杨业的身上挪开似乎想要将杨业看穿,容不得他说半句谎言。
杨业瞧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刘继元迈步上前,单膝跪在了红毯之上,颔首抱拳道:
“臣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明臣不曾与旧主合谋行刺圣上,旧主亦不会做这等糊涂之事,还请圣上明察。”
“他是你的旧主,你自然要维护他多一些!”潘仁美眼神狠戾。
“即便是旧主可如今我是大宋的元帅,忠的是大宋的君主,可若是为了我的清白,就污蔑他人,我是断断做不到的!我杨业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我从未辜负过任何人,今后自然也不会辜负圣上!”
杨业神色凛然此言一出校场上的将士纷纷跪伏为杨业求情。
皇帝凝视台下许久自然也是将一众人心看在了眼里心中似有盘算,手中捻着腰间佩饰,拇指摩挲过佩饰的纹路,忽的停下,捏紧了佩饰,在众人的注视中起身走下高台站到杨业的面前,伸手将杨业扶起,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意:
“爱卿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汉,心中忠义朕自然明白,自是这刘爱卿是你旧主,朕只是担忧若此事与他有牵扯,势必会连累到爱卿,如今看来,倒是朕多虑了。”
杨业受宠若惊般再次行礼,却被皇帝抓住了臂膀,眼神早已被赞赏所取代。
皇帝虚扶着杨业的手臂将他带到高台之前,面对众人,宣布了受降后第一道加封旨意,杨家军统帅杨业,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此番征战北境,令汉室臣服,所有随行的领兵将军与杨家几个儿子,有军功军衔的,晋升一级,没有军功军衔的,六郎也晋封正八品的翊麾校尉,副八品的御侮校尉。
这随后晋封的六郎与七郎接过了圣旨,相视一笑,心中甚是欢喜,连连叩谢圣上隆恩。
可七郎正往回走时,心中顿时燃起疑惑,不由驻足回头看着高台之上的皇帝与站在台下的杨业。
“七弟,还不退下。”六郎连忙拽了七郎的衣袖,小声说道。
“六哥,是不是父亲不曾将卫姐姐的功劳报上去啊,怎么我们都受封了,倒是功劳最大的姐姐不曾受赏呢。”七郎毫不掩饰心中的疑惑,依旧不肯挪步子。
“圣上自然有圣上的打算,赶紧退下。”六郎拖着七郎的袖口,正欲将他拉开,却不想七郎却转身走回了高台前,规规矩矩的跪下了。
“杨延嗣,你这是为何啊。”杨业还未开口,这皇帝便先一步开了口,疑惑的看着杨七郎。
杨七郎抱拳朝着皇帝行礼,一本正经道:“敢问圣上,圣上封七郎为副八品御侮校尉,是因为七郎在军中建功,还是因为七郎的父亲是杨业。”
面对七郎的发问,皇帝略微一愣,随即笑道:“自然是因为你的军功了,攻克镇州时,你身先士卒,攻下鹰扬军时,你又勇救士兵,你英雄少年,封你个副八品御侮校尉,有何不可啊。”
“可在军中,还有一人比七郎的军功高,圣上为何不封赏?”七郎昂首瞧着皇帝,认真问道。
皇帝微愣,略带审视的目光看着七郎。杨业立即朝着七郎使了眼色,想要让他赶紧退下,可这七郎似乎没看见一般,勇敢是对上皇帝的眼眸,等待着皇帝的答案。
“哦?军中还有如此的人?”皇帝瞧了杨业一眼,随即勾唇一笑,眼神略有不善。
“回禀圣上,确有其人,不止七郎,就连前锋营的郭进将军也知道。此人在参加前锋营选拔时一马当先,为战友们开辟前路,在明明可以胜利时却舍己为人,让他人夺得进入前锋营的机会。”七郎抱拳,认真的说道:
“攻克镇州时,是她献计擒贼先擒王,击败鹰扬军时,也是她献上三战三撤的计谋,迷惑鹰扬军,最后令鹰扬军全军覆没,雁门关前,更是她一马当前,力挫辽军大将军耶律休哥,孟县时,也是她勇救元帅,生擒北汉皇帝刘继元,敢问圣上,这样的人,为何不曾晋封。”
校场之上,众臣与将士纷纷缄默,就连杨业也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在上报军功时,他如实上报了卫姝的功劳,可刚才封赏时,皇帝封赏了所有的人,独独不曾封赏那功劳最显的卫姝。
“那朕问你,这军规军纪是什么?”沉默许久,皇帝终于开了口。
七郎微愣,显然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问话,只得直挺挺的跪着。
皇帝抬眸望着寨门前,吩咐道:“杨元帅,你便让这军功显著的士兵出来吧。”
杨业不明皇帝本意,却也不可违逆皇帝意思,只得由郭进将军将卫姝带到众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