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姝微微一愣,瞧着一旁笑而不语的杨四郎,脸颊一红:“王爷说,战事未平,待得胜归朝之时,便娶我为妻。”
她说的声音有些小,与在战场上和敌将厮杀的模样完全不符,也正是因为这样,杨四郎便更是拿她当妹妹一样看待:
“这样好啊,素素,这北境战事也快平了,待得正月里回京之后,你让母亲和几位嫂嫂除了忙五哥的婚事以外,小姝的嫁妆,我们天波府也备一份。”
“四哥,还早呢。”卫姝闻言,立马红着脸起身,瞧了瞧笑颜如花的罗素,又瞧了瞧那个满眼宠溺的杨四郎,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冲着他们抱拳告辞,然后离开了。
卫姝立在院中,瞧着屋脊上的积雪,又回头看了看演武厅,心里头暖暖的。
今年在北境的战场上过年,似乎感觉不太一样呢,杨四郎与罗素,杨五郎和关翠萍,双双对对,夫妻团圆。
若是今后再无战事,大宋百姓皆能合家团聚,共享天伦,同迎新年,那该是件多美好的事啊。
卫姝在那一瞬,格外的想念赵德芳。
因为他的理想便是国泰民安,要着天下海晏河清。而卫姝能许的,也就是奋勇杀敌,许他这天下太平了。
卫姝刚门,便瞧见原本该去巡防的杨五郎此刻正和关翠萍坐在大树底下,吹着冷风。
也不知道是在说着什么,关翠萍的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侧首瞧着杨五郎的神色中更是多了几分钦佩与崇拜。
卫姝掩唇轻咳一声,杨五郎随即与关翠萍起身,有些惊讶的看着卫姝:“小姝,你不在屋子里歇着,跑出来做什么,怪冷的。”
“是啊,怪冷的,别冷着人家关姐姐,我倒是习惯了。”卫姝笑着说道:“五哥就带着关姐姐先回去吧,在快一年没见了,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今天的巡防,就交给我了。”
“那可不行。”杨五郎立马拒绝道。
“我知道,关姐姐还要在这儿待几日,可也只待得了几日,这成婚总得商量一下不是。”卫姝笑着说道,随即提着银枪便出去了,只留下杨五郎与关翠萍二人。
一到冬日,这天黑总来的格外的早,酉时未到便已然是黑黢黢的了,军营内便早已燃起了烛火。
卫姝带着人马巡防着,一点也不敢携带,刚刚行至城门,便瞧见这门口的士兵拦着一辆马车,正在盘问。
“怎么还有马车来往啊。”卫姝略微有些不解。
而守城的士兵认得卫姝,连忙上前为卫姝解释道:“卫校尉还在巡防呢,可真是辛苦。”
“无妨的,你们不也在值守么?”卫姝瞧着那马车,不由问道:“怎么还有马车来,不知道关南这边偶有辽军出没?”
“他们是从京城来的,来关南寻亲。”守城的士兵笑着答道:“今日杨将军的夫人来了,还带来了家乡人的书信,虽说好些弟兄都不曾收到家里的信,可我们都很感激杨将军。”
“难怪的,你们问人家这么久,是有什么问题么?”卫姝再次问道。
“也不是,这北境有这么多士兵,我们总得问清楚些,既然是来寻亲的,我们总不能叫人乱跑,问清楚了,才好知道让他们去哪儿找不是。”守城的士兵嘿嘿一笑。
“行,你们且好生问,莫要放了探子入城,也别让人寻不着亲。”卫姝吩咐道,随即便带着巡防的人离开。
可还未走多远,身后便传来那守城士兵的喊声,卫姝不解的驻足,便瞧见那马车依旧朝着这边行驶了过来。
而那守城的士兵似乎又没再喊,卫姝便只当出了幻听,领着兵继续巡防,却不想那马车竟然就在他们身侧停下。
巡防的士兵里有些窃窃私语的声音,卫姝还未开口问那车上是什么人,车上的人便撩了车帘,卫姝瞧着那出来的人,似乎有些眼熟。
那人跳下马车,朝着卫姝恭敬的抱拳行礼一拜:“参见卫校尉。”
“方慈?”卫姝有些惊讶。
方慈笑而不语,随即转身拿了落脚的凳子,伺候着车内的人下了马车。
一身杏色的暗纹锦袍显的他身姿欣长,面含浅笑,如春风般和煦温暖,他站在马车前,视线落在了一身戎装的卫姝身上,瞧着卫姝惊愕的神色,便先开了口:
“怎么,不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