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太着急了,这边都没谈拢就开始吗?到时候还需要盖厂房,建立产线。”
黎淮应道:
“再快职业教育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早点准备比较好,如果顺利的话,肯定能赶上,我有信心。”
王书记笑了:
“黎淮同志有气魄,既然这样,那就按部就班吧,如果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随时可以找我。”
这件事情便谈妥了。
黎淮一行人先回去等待王书记的消息。
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时间来到六月份,天气愈发炎热。
黎淮收到了王书记的消息,职业学校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进展。
在市里找了一个旧教学楼重新装修,用来充当职业教育的临时教学楼。
教材也从国外找回来了,正在找人翻译,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倒是不着急,毕竟还没中考呢。
这天,黎淮正在院子里陪女儿晒太阳。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老汉提着两个袋子正大步走来,另一只手牵着一个少年。
少年约莫十五六的样子,斯斯文文。
黎淮一眼认出来了,这是村头的李老汉。
被他牵着的应该就是他儿子,不过黎淮忘了叫啥名。
“李老汉,你这是……”黎淮把女儿放在椅子上,上前迎接。
李老汉招呼道:“黎主任。”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黎淮是县里摩托车厂的车间主任,所以都喜欢喊他黎主任。
“这是一点心意,来……”李老汉把两个袋子往黎淮手里放,一个袋子里面装着鸡蛋,另一个则是土豆。
黎淮自然不可能接受,连忙说道:
“李老汉,你应该找我有事吧,你先说是什么事。”
李老汉回头看了一眼少年,把少年拉到身前来:
“黎主任,这是我儿子,李光祖,今年十五岁了,读初三,这不刚恢复了中考,不知道考什么学校,我没读过书的,也不知道咋办。”
这李老汉说着眼睛都红了,看样子是真的着急。
华夏儿女不管贫富,对教育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黎淮能够理解李老汉的心情。
“所以你想让我帮你看看考什么学校合适?”黎淮道。
李老汉连连点头:
“对,黎主任你是读过书的,我们村就你肚子里的墨水多,求求你帮个忙。”
黎淮道:
“这没多大事,你先别着急,我了解下情况。”
黎淮看向李老汉的儿子,这儿子还有点认生,往后缩了缩。
黎淮问道:
“你成绩怎么样?在班里多少名一般?”
李老汉给儿子壮胆:“李光祖,问你话呢,实话实说。”
这李光祖随口应了一句:“中等,十名的样子。”
这成绩可不好,黎淮追问: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没有?以后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