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人在议论:“这不是真的吧?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对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我看就是骗我们的。”
“这么多天都不见他来赈灾,一看就是假的,不去不去。”
听到这样的声音,原本抬腿准备跟着李玄安的灾民犹豫了,万一李玄安是骗他们的可咋办。
时朗听到之后摇了摇头,果然许多事情都是有人信有人不信,于是他开口道:“这是皇上的旨意。”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什么?这是皇上的旨意?那肯定不会有假!”
“是啊,皇上怎么会骗咱们呢?”
“走走走,快跟上!”
原本还犹豫不决的灾民们纷纷迈开脚步,紧紧地跟随着李玄安,生怕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时朗看着这些激动的灾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人生活困苦,对朝廷的信任度并不高,但只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感受到关怀,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追随。而现在,皇上的旨意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依靠。
李玄安刚刚走出几步路,就被一名女子拦住了去路。他抬起头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上官莳萝。于是,他微笑着问道:“上官小姐,你怎么会在这里呢?”
还没等上官莳萝回答,旁边的婢女抢先说道:“我们家小姐正在这里施粥。”
上官莳萝微微颔首,表示默认。原来,这几天她看到灾民越来越多,而没有人出来赈济灾民,心中实在不忍,于是决定从家中拿出一些粮食来救济这些灾民。
就在刚才李玄安到来时,上官莳萝已经注意到了他,并听到了他所说的话。她不禁感叹,这个人竟然如此聪明,能够想到这样的解决办法。
李玄安面带笑容地对上官莳萝说:“上官小姐真是心地善良啊!不过,我现在必须带领这些灾民前往万宁,所以无法继续陪伴上官小姐了。”
上官莳萝轻声回应道:“奴家打扰世子了。”说完,她静静地站到了一边。
李玄安回了一个礼之后便带领着五万灾民朝着万宁城进发。上官莳萝则痴痴地望着李玄安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叹:这个人真有魅力!
此时,一旁的贴身丫鬟小环注意到了上官莳萝的异样,忍不住提醒道:“小姐,快醒醒吧,人都已经走远啦。”说着,她还抬手在自家小姐眼前晃了晃。
上官莳萝这才回过神来,脸色瞬间变得羞红。她急忙转身迈步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毕竟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她继续施粥了。
而其他那些世家的人们,则一脸茫然地望着眼前原本密密麻麻的人群突然消失不见。他们手中拿着施粥的勺子,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放下还是继续举着。最后,这些人也纷纷效仿上官莳萝,陆陆续续地回到各自府上,并将此事汇报给了主家。
李玄安带着灾民来到万宁后,便开始着手处理各种事宜。首先,他安排崔景和负责登记造册并发放万宁身份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妥善安置。接着,他又将工匠们分成不同小组,其中一部分青年被纳入县衙公安部门,而其他人则被分配到各个地方参与学堂建设和矿石开采等工作。此外,还有将近两万名灾民被统一规划到小岗村。
待所有灾民都得到妥善安置后,之前让人准备的食物也已准备就绪。李玄安让大家先吃饱饭,然后按照各自的分配前往指定地点开始干活。同时,他还向这些灾民表示,从现在起,他们已是万宁的一份子,要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如今,万宁总人口达到了十万多人,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李玄安的嘴角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他深知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在县衙的精心组织下,这些灾民们吃饱喝足后,纷纷前往自己的岗位。他们对李玄安充满感激之情,表示今后会在家中设立牌位供奉他。
李玄安实在是太好了!他不仅给他们提供了食物和住所,甚至还承诺让孩子们都能读书。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做梦也不敢想象的好事。而现在,这个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因为许多人已经开始修建学堂了。
在这些灾民得到妥善安置后,李玄安派人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朝廷正在募集救灾款项。每一个捐款的人都会在皇都中央广场立碑纪念,供后世敬仰。同时,他宣布皇家内库将捐款一万两,而玄安王府则慷慨解囊,捐出五万两白银。
当那些世家大族得知李玄安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式救助灾民时,感到非常惊讶。接着,他们又听闻了李玄安发起的募捐活动,并且知道捐款者会被立碑铭记,流芳百世。这让他们不禁心动起来。
于是,几个大家族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赵家的京都负责人首先发言:“诸位,我相信你们都已经听说了,李玄安打算搞一次募捐活动。现在,皇家和玄安王府都已经捐出了大笔资金,如果我们不参与其中,恐怕会引起众怒啊!”
“是这个道理,既然如此我们也出一点钱吧,我看就和皇家出一样多就行了。”崔家话事人道。